《愛瑪》
《愛瑪》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經典小說之一,主人公愛瑪是個美麗、聰慧而且富有的姑娘,同時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熱心關注身邊的浪漫故事,卻又固執地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張為孤女哈麗埃特導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戀愛。當哈麗埃特誤以為自己愛上了地方宮奈特利先生時,愛瑪才驚覺原來自己也在愛著奈特利。這雖與她一開始就宣布的終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墜入情網的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天真誓言。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本書,感覺書中的女主人公敢愛,敢恨,敢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敢聽從于自己的內心。在沒有愛人的時候熱情面對生活,在遇到愛情的時候又可以勇敢地否定之前自己錯誤的想法,這種勇敢的態度是現在社會所缺少的,這種態度也是我自己想要追求的。而我和幾位朋友一起經營的餐吧,也是因為這部作品而命名的,除了幾位老板都是像愛瑪一樣的女人之外,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從這個名字以及這本書里找到女人最本真的堅持和變自信的方法和途徑。希望每個女人都可以看看這本書。
《正念瑜伽》
作者因緣際會接觸到東方佛教,發現佛法和瑜珈之間差異并不大。所謂正念,就是當下。以原始佛法的“四念處”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瑜珈動作,在練身的同時也進行禪修。
我會購買這本書,本因為正要撰寫相關的內容,加上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練習瑜珈,大師的心路,讓我感動與提醒自己不斷修正所謂的執著,讓心靜下來。隨著瑜珈練習越來越趨成熟,我以此書觀照內心,這個過程猶如洋蔥剝皮。這不是更深入的追究,而是放下,安住于現在,努力于現在,踏實于現在,不論生命帶領我們走過任何形式的境遇,我們都安然接受它,面對它,體驗更高層次的自在與穩定,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愿意面對。
《傳家》
《傳家》由臺灣名門淑女任祥編著,從歲時節氣、食物、手工藝等多方面來鋪陳傳統中國的文化之美,分春、夏、秋、冬四部,并配以美輪美奐的圖片,令人賞心悅目。
任祥說,這部書的緣起是她想給自己長年在國外的孩子講講老祖宗的一些規矩和傳承,讓孩子們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也讓老外看看中國的精致和美麗。精致和美麗,確是本書的特色。書中介紹的服裝不但有精美配圖,而且尺寸裁剪圖樣一應俱全,至于一些手工藝品如布包、串珠,也是如此,還有發飾、眉型,不一而足。作者的童年回憶也很能引起共鳴,比如元宵花燈,任祥也對此詳細描寫,但是我發現成都的市面上也是一些“滿街只見俗不可耐用電池點亮燈泡的塑料燈籠”,原來都是一樣的情況。
我平時會為家人做飯,所以最喜歡看的是書中介紹美食的章節。每個季節分冊都有大量介紹飲食的部分。比如說到米,引申出不同的制作方法,從蛋炒飯、臘味飯,到糯米飯、鹵肉飯,還有粽子、粢飯、酒釀、米糕等不同變種,還有用米制作的零食一一細細講解,包括材料和混合比例、制作方法,敘述得十分精細。它或許沒有紀錄片里的煙火氣,卻把每一個元素都盡量描述窮盡。
通篇看完,有種舒緩溫暖的幸福感在體內洋溢。這部關注傳統和細節的作品,讓我們可以放慢腳步,去體會生命的從容。
《灰屋頂的巴黎》
最初吸引我看這本書的不是她那些長篇大論般的序言,而是書名中的兩個字“巴黎”。沒有人會對巴黎二字有免疫力,我沒有去過,巴黎是什么樣子的,我不知道,因為沒有親眼見過,所以只能從各類書籍中尋找巴黎的影子。掃舍的這本書向我們呈現的是什么?和其他作者的描寫有何不同?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翻開了這本書。
巴黎的幻境在她的筆下娓娓道來,除了她的文字,還配有實景圖片,巴黎似乎更加真實了。在她的筆下,巴黎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明麗,只是一片灰屋頂,這是很有意思的表達。事實上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看了大半年,但是已經可以斷定,沒有白買。
它并不是一本單純的游記。書中除了講述巴黎的一切外,我最喜歡作者描寫幸福的片斷:收衣服時在滿懷曬得脆脆的衣服中聞到太陽的味道,整齊干凈的廚房里飄出的飯香,聽著喜歡的音樂熨燙衣服,想一點心事,晚上睡覺前在柔和的燈光下讀一本好書……幸福是個很大的詞,可對我來說,就是由這么些瑣碎和具體的片段組成。的確是這樣,不論在巴黎或者在其他地方,幸福的體驗就是由片斷組成,比如看見今天的陽光很明媚會覺得幸福,去了一個特別向往的地方也覺得很幸福,回家陪父母吃一頓飯同樣是幸福。生活就在點點滴滴中被一件件的小事情瞬間填滿。
說到底,她不是寫游記,不是寫法國,只是在寫生活,文字本身也沒有矯情。注定是司空見慣的巴黎景致,作者把它們扎實在生活里,讀來平靜卻真實。喜歡她的文字,喜歡寫成這樣生活化的游記。
《南渡北歸》
從收到《南渡北歸》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了一次神奇的體驗,糾纏我的頭腦的是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很快平津淪陷,民國知識分子們的好日子徹底結束了,開始面臨生與死,“南渡”到相對安全的地區或留守北方做亡國奴的艱難抉擇。
此前的中國歷史曾有過三次大規模南渡,即晉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而三次南渡之人最后看到的是國破家亡,再也沒有回歸中原,令人感嘆。
此次南渡雖然奇跡般地擺脫了“南渡必亡國”的規律,細細想來,這一扭轉乾坤的歷史轉折,與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以及所做的努力和重大犧牲也有著重要的關聯。正是有了這批自由知識分了的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的奮發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戰的力量,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脈與讀書種子。八年抗戰之艱辛,在轟炸機下面辦學的悲壯,卻也是歷史無法磨滅的光燦。
我看書還喜歡看作者的寫作背景,據了解,作者為寫此書,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抗戰八年中國知識分子們云集之地如——長沙、蒙自、昆明、李莊、成都、重慶等等,皆實際考察采訪,除拍攝照片外,還在當地采訪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這種深入實地考察,還原歷史真相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另外,在缺乏一本中國現代文化史的情況下,這三卷書有其傳世的價值。
本土女作家年度推薦書
《島》
推薦理由:喜歡看一些描寫邊緣人群或歷史題材的小說,這部小說恰好就是將二戰作為背景,描寫麻風病人的生存和愛情故事。一位女孩發現自己的母親總是過分守護著自己的過去,不僅掩埋了自己的根,還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結結實實。她決定打開母親塵封的過去。她來到愛琴海的一座荒涼小島,這是一處禁地,一處甚至整個歐洲都談虎色變的禁地,更是母親的禁地。在這里,一個愛恨糾葛的凄涼故事愴然鋪展。
《有關品質》
作者:朱偉
推薦理由:在生活節奏非??斓那闆r下,多看些有品質的讀書筆記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作為《三聯生活周刊》總編輯的朱偉先生總是以專欄作家的身份逼迫自己閱讀,在不斷積累分辨質地能力的基礎上,再以讀書筆記的形式給更多的讀者推薦好的書籍,交流讀書的心得。
《時間的針腳》
作者:(西)瑪麗亞·杜埃尼亞斯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諜戰懸疑小說,女作者以她細膩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充滿間諜、逃亡者、局外人和騙子的世界,一個夢想破碎和夢想成真的傳奇,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稱為“一部充滿陰謀、愛情、神秘和柔情的神奇小說”。
《空谷幽蘭》
作者:(美)比爾·波特
推薦理由:第一眼是喜歡它的名字,很中國,很幽靜,購買以后才發現它竟然是美國人寫的。空谷幽蘭,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隱士這個獨特的群體中就匯聚了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于中國廣袤的國土之上?于是就跟著比爾·波特的腳步行走于終南山,行走在中國的崇山峻嶺,尋找那些淡泊人間世事的隱士。
《鄉關何處》
推薦理由:閱讀有時候就好比品嘗美食,各種口味都可以吃一點,多多益善。如果以美食作比,野夫的這本《鄉關何處》就好像是糧食一樣的東西,可以滿足人的靈魂最深處最基本的需求。這是當代的一本大書,對于當代書寫來說是很厚重很重頭的一部作品,能夠觸動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野夫以很嚴肅的態度對當代人的經歷、父輩以及曾經走過的路作了細致的梳理,對于苦難、顛簸、坎坷都有呈現,但又決不是販賣苦難,而是能夠讓人真正理解生活本身是什么,有一種天下滄桑的博大和悲憫。
《偶爾遇見的傳奇:民國才女寫真》
作者:王鶴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關于女人的書。作者是我們成都的女作家,描述的是民國女性的生活,以女性的直覺,現代的視角,寫了很多風華絕代的民國女子,不僅有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林徽因、蕭紅、楊絳、張愛玲、陸小曼等等,還有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這本書好在視角客觀,帶有對女性的通透認識,對于女性命運帶有悲憫的情懷。
《有一個同事》
作者:黃愛東西
推薦理由:這是黃愛東西談性的專欄集輯,作者本人既有生物學的專業背景,同時又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作家,文筆輕松幽默,將性這樣一個正襟危坐談也不好、太戲謔地談也不好的話題深入淺出呈現出來,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能夠學到很多關于性的知識。
《去印度學倒立》
作者:吳蘇媚
推薦理由:這本書的女作家吳蘇媚常年在東南亞一帶游蕩和生活,所以寫出來的并不是一本簡單的游記,而是在行走過程中于印度的古老文化中發現自我,實現心靈成長的過程。
《兩戶人家》
推薦理由:最能代表這種被忽視的好書,莫過于董時進的《兩戶人家》。董時進是國內少有人知的牛人,出生于1900年,在四川墊江農村長大,20歲考上公派留學,24歲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回國后歷任北平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農學院教授及院長,之后在美國定居,曾出任美國國務院農業顧問。
他一直心系故土,70多歲寫作這本長篇小說《兩戶人家》。但這部作品卻這樣讓人驚嘆,文字極好,干凈清新,不亞于同代的沈從文等大家,同時,也不像一位70多歲作家的作品,毫無暮氣,恬淡之下激情暗涌。
這部小說從清末四川墊江農村的兩戶人家寫起,追溯了之前他們何以在這里安家立業,以及后來幾代人的興衰,但這些全部都化在一個個細節中。
這部小說之所以這么深切動人,也因為是作者的自傳小說,除了人物使用化名,時間、事件,都完全尊重了事實。作者對鄉村的深情和思考,對故鄉的懷念,最后用文學的手法展現出來,讓這部作品有了普通作家難以達到的深度。
《思想光譜》
作者:西閃
推薦理由:這本書以清晰明白的文字,分析自由、平等、權利、意識形態、歷史、社會運動等觀念,幫助讀者認清當下社會。我的好幾位女作家朋友也都喜歡讀這書,這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又有些意外。她們說,這本書深刻卻曉暢好讀。
《變中之痛》
作者:陳映芳
推薦理由:陳映芳教授的這些隨筆貼近現實,同時又有學人的深度,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分析,與男性學者或公共知識分子的作品風格大不相同。從這些文章中,不難看出女學人的風骨。和這本書相似的,我也很喜歡的是崔衛平老師今年的新書《迷人的謊言》。
《船熱》
作者:(英)安德烈婭·巴雷特
推薦理由:女作家安德烈婭·巴雷特將科學和歷史摻于小說創作中,讓小說呈現出一種特別的色彩。一個大時代,源源不斷的移民潮,從歐洲涌向美洲,幾個小人物的故事,往深處看,這也是一個人類歷史的故事。正是一些人的無私奉獻,人類得以生存發展,如潮汐不息。
《我不是來演講的》
推薦理由:他和妻子抱著590頁的書稿去郵局,郵局的人稱了稱,說需要82比索,他們沒那么多錢,只好把書稿拆開,先寄去前半部,想著出版社的編輯可以先讀?;丶也虐l現,寄走的是后半部。這又忙著湊錢,錢還沒湊夠,編輯就迫不及待想看前半部,給他們預支了稿費。就這樣,《百年孤獨》出版了。那是在他們一家連續幾個月付不起房租窮困潦倒的日子之后。
是在馬爾克斯的演講文稿全集《我不是來演講的》一書中讀到的這個。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出版的小故事吸引了我,這本書里,看到一個親近的馬爾克斯,有些篇章,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有3篇寫他朋友的文章特別喜歡,有調侃,有夸張,有彎酸,又通篇布滿溫情。有些話讓你捧腹,有些地方讓你鼻子發酸。
他說穆蒂斯:“我一直以為,他寫書慢,是因為工作忙,再加上他字寫得不好,像鵝親自抓著鵝毛筆寫出的鬼畫符,足以讓獵狗在特蘭西瓦尼亞的迷霧中驚恐亂叫?!钡瑫r他又說:“我所認識的作家中,沒有誰像他那樣關心他人,尤其樂于提攜后輩的。他煽動年輕人違背父命,投身詩歌,用禁書毒害他們,用巧舌迷惑他們,鼓勵他們闖蕩世界,堅信在這世上做一個詩人還不至于餓死?!?/p>
因為是幾十年參加各種活動的演講稿,這本書字數不多,容量卻很大,除了寫作、朋友,馬爾克斯還談到電影、詩歌、語言、政治,甚至核威脅。
意外的是,馬爾克斯竟然還談起過新聞業,在一篇名為《新聞業,世上最好的職業》的演講稿中,他提到新聞業現狀:“新聞是一種永遠無法滿足的激情,遭遇現實才能盡情揮灑?!彼f記者根本不需要記者證,大學里的新聞專業也培養不出優秀的記者,因為:“教學滿足了眾多當前需要,卻忽視了最為重要的兩點:創造力與實踐。”
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馬爾克斯說:“現實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們,無論詩人或乞丐,戰士或歹徒,都無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戰是無法用常規之法使別人相信我們真實的生活。”
——這是馬爾克斯說他生活的世界,拉丁美洲。用在當下的中國,剛剛好。
《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推薦理由:輕盈的文字,不動聲色的有趣,開篇寫男女主角為一塊肥皂冷戰,那種帶點無奈的幽默的敘述,我非常喜歡。
《萬物靜默如謎》
作者:(波蘭)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推薦理由:除了里爾克,辛波斯卡是另一個在閱讀體驗上讓我覺得一點距離都沒有的外國詩人。有好詩讀的2012,是美好的2012。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推薦理由:通過一個美國人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的事物,這是種奇妙的閱讀體驗。
《別處生活》
推薦理由:每個捧起這本書的人都或多或少帶有一些獵奇心理。20種全然不同的人生,足以吸引住每一個仍對這世界充滿好奇的人,也許只需花上那么一下午,你便可以潛入自己之前完全陌生的生活。從留守兒童管理者到前世界冠軍,從話劇演員到守陵人……對于這些肖像身份藍本的選擇,并沒有既定的線索。他們的職業對我們而言忽遠又忽近,與我們每日熟識的生活并無直接關聯,卻又在社會功能的構成中切實存在且不可或缺。
這是一群邊緣的人。如果說書中所記錄的每段生活都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那作者晏禮中的文字更像是承載這濃墨淡彩的宣紙。他的不動聲色,體現在整個訪談與陳述中,并不過多地評論與流露自己的情感,以左右那些原本存在的事實。他不過分渲染這群人的苦難,卻也從不回避生活本身的真實:當人人都知道礦工是高危職業,工作環境是何等艱苦,晏禮中卻并不一味地在這個點深入,他也寫礦工們是如何高情商地追求美麗的姑娘:他寫快遞員在送單業務中遭過的冷遇,也寫他們初到大城市時感受到的一切新鮮:學會按電梯,知道了廁所洗手間的水龍頭會流出熱水,也面臨著城市中嶄新的人情世故——如同初生嬰兒般的視角,令讀者發現,這些我們司空見慣到似乎天生就會的東西,對另一類人群而言卻是那么新鮮。
如同在額間開了一枚天眼,讓我們看到自己所處的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的立面。這樣龐大而又截然不同的群體,其中不乏獄警等敏感的職業,也不乏說著滿口地方方言的鄉村醫生,他是如何做到與他們親切有效地溝通,從而令這些人向他敞開心扉,得以使最真實的酸甜苦辣呈現在我們面前?
歌德曾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對于這本承載了20幅人生肖像的書而言,文字才是凝固的音樂,而節奏始終掌握在筆者的手中。每個獨立的故事,在成文時都有不同的架構。我認為這些架構是經過思考且頗有用意的?!渡缴?,山下》的主角曾經是話劇《兩只狗的生活意見》的主演,如今早已告別演出生涯,長期居住于滿井村上。行文中回憶與現實交織并進,若隱若現,苦中能嚼出那么一點兒樂,樂里又夾雜著幾滴淚。一張一弛的段落構架,如同一起一落的人生,戲如人生,何嘗又不是一場夢呢?
《惡意》
作者:(日)東野圭吾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初讀覺得平凡甚至有失水準的一本書,但直至讀完最后一章,會覺得驚為天人。這無疑是推理小說中的“羅生門”,而最奇妙的,是作為讀者的每個你我,都會在不自覺中因著自己的先入為主,而與嫌犯互動成為最后的幫兇。
《博爾赫斯全集》
作者:(阿根廷)博爾赫斯
推薦理由:偉大的作品總是如此,當你視線掃過最后一行字,會發現生理上竟然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讀博爾赫斯最著名的短篇《交叉小徑的花園》,是驚嘆于創作者構思的精妙,好像整個宇宙的秘密都呈現在你面前,而這些方塊字就是線索,你的答案卻在此外的回想與思考。
《鳥,看見我了》
作者:阿乙
推薦理由:從《巴赫》開始喜歡阿乙,驚嘆于他大膽的敘事和筆鋒的張力,只記得看完后心里像有張嘴,愣得張開了合不住。喜歡他塑造的人物,都是臨崖而立,充滿了決絕的美感。他的語言更像是刀鋒,果斷干脆,毫無累贅的修辭,一行行讀下,割在你心坎上,藏著生活幻滅的疼痛與絕望。
路訪 年度書單路訪 華靖
郭向宇
推薦書目:《秘密》作者:(澳大利亞)朗達·拜恩
推薦理由:我覺得這是一本超級有正能量的書,無論是你現在開心還是不開新,是不是遇到了挫折,甚至正在經歷病痛,看了這本書都能獲得很多能量,俗話說就是跟打雞血一樣,會讓你全身充滿希望和能量。推薦這本書,希望很多正處在逆境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動力,不要放棄。
魏洪
推薦書目:《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美)哈里耶特·比徹·斯陀夫人
推薦理由:我覺得這是本勵志的書,主人公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很被主人公的生活態度感動。國情不同,所以我們面臨的情況肯定也不同,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去鍛煉自己的意志,通過自己改變生活。
袁維玉
推薦書目:《自選集》作者:許諑云
推薦理由:像剛剛過去的平安夜圣誕節,都是外國文化,可很多中國人都知道,但是反過來,我們中國的文化在國外卻沒有這么高的普及率,達不到文化對等。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看一下,了解一下自己國家的文化以及它在國際上所處的位置,這是每個國人的責任吧。
霏霏
推薦書目:《最高職責》作者:切斯利·薩倫伯格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看了之后能夠對責任有新的認識的書,我覺得責任感是每個人都應該注重培養的,不是說只有男人身上需要責任感,女人身上也應該有,并且還應該包括對感情的責任,對生活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現在太多人身上存在著責任缺失的問題。
汪君
推薦書目:《蛙》作者:莫言
推薦理由:這本書本身很好不可否認,可能莫言獲獎之前很少有人看他的作品,現在他獲獎了,很多人才去找他以前的書來看,我覺得這種閱讀模式就有問題,不應該是沖著他獲獎了才去看他的作品,應該用看書的心態去看書。
書店薦書
李琬君
推薦書目:《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
推薦理由:我很向往三毛在這本書里描述的生活狀態,但是那種生活狀態離自己很遠,所以只有望書止渴。除此之外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的生活,并且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盲目去羨慕別人的生活。
紙鳶花
推薦書目:《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作者:(捷克)米蘭·昆德拉
推薦理由:其實這本書應該是很多人都看過的,很多年前挺火的。我覺得書里對人性的見解讓我很驚異,讓我了解到當人脫離一切責任的時候是什么狀態。
常林
推薦書目:《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
推薦理由:我覺得書里的故事讓人覺得很親切,寫的是父輩生活的時代發生的事情,雖然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但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算是很有共鳴,然后看了之后,我堅信堅持看書和堅持學習是一件很好的事。
周琦
推薦書目:《云圖》作者:(英)大衛·米切爾
推薦理由:書中講的是幾個人的命運交織,我自己看了之后覺得挺震撼的,不同背景的人經歷著同樣的命運輪回,6位主人公被印上截然不同的胎記,卻又好像是同一靈魂的化身。這本書讓人對生命這幅絢麗無比的云圖感到敬畏。
李華怡
推薦書目:《天下女人》作者:楊瀾
推薦理由:書中講了很多成功女性的經歷和思維方式,我覺得這是一本對每個女人都有幫助的書,因為可以從優秀的人身上汲取能量,有助于自我修養的提高,也能夠培養新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