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進入冬季,氣溫不斷下降,人體生理機能普遍減退,抗病能力減弱,許多慢性病會舊病復發,老年人尤為突出。在冬季老年人要防哪些疾病呢?
一、中風:老年人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寒冷時,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小動脈持續痙攣,血液黏滯度增加,故極易誘發腦溢血或腦梗塞。
二、冠心?。阂蚝鼻忠u、降溫和氣壓的升高,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全身血管收縮,極易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誘發冠心病,嚴重者可致心肌梗死。有資料表明,心肌梗死發病高峰在11月至翌年2月,老年人及體弱者尤應格外小心。
三、呼吸道疾?。豪夏耆舜蠖嗷加屑毙浴⒙灾夤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本來病變部位的毛細血管功能就差,抵抗力弱,冬令時的冷空氣 刺激,使病毒和細菌極易乘虛而入,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嚴重者轉化為哮喘及老慢支,甚至遷移反復整個冬春季節。
四、胃病:主要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及胃下垂等患者,由于寒冷導致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明顯改變,汗液分泌減少,胃酸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老年人食欲增強,飯量增加,這就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此時飲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容易使胃病復發、進而加重,嚴重者導致胃出血、胃穿孔和腸梗阻等癥。
五、糖尿?。汉浯碳な估夏耆梭w內分泌系統功能亢進,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肝糖元輸出增多,加上低氣溫使機體新陳代謝降低,對糖的利用減少,因此血糖升高,這會使老糖友的癥狀加劇。對一些年老久病的患者,寒冷刺激可加重胰島素的缺乏,甚至會出現酮癥酸中毒而昏迷,死亡率較高。
六、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對氣候變化極為敏感,多數病人在寒潮侵襲時,癥狀明顯加重,疼痛加劇。這是因為寒冷刺激神經,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功能失調,故使原來關節機能已有不同程度損害的關節部位疼痛難忍,待春暖花開時就明顯好轉。
七、肝硬化出血:寒冷使老年人皮膚血管明顯收縮,體表大量血液被擠到內臟血管,使食道靜脈的壓力明顯增大,易破裂出血,這是肝硬化老人冬季易死亡的一個誘因。
冬令老年人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上述疾病,做好冬季保健呢?首先要加強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腳的保暖,嚴冬盡量避免外出。其次要合理冬補,重視飲食調養,冬季飲食應注重溫腎補陽,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吃產熱量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和狗肉等),增進食欲。第三要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應避免劇烈運動,可多做一些全身性的活動,如散步、慢跑、氣功、打太極拳和舞劍等。第四要改善老年人居室環境,有條件者可設置取暖設備,在保持室內溫度適宜的前提下,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使室內空氣保持清新。第五要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針對冬令氣候,服用活血化瘀、溫中散寒的中藥,如當歸、紅花和赤芍等。對許多人,藥補是很有成效的,藥補加上食補,療效更為顯著。
(無錫市人民醫院主任藥師 陸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