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洗臉前后必答題
洗臉前你會先洗手嗎?
奔波勞頓一天,手上會沾滿細菌;補充了一整夜的睡眠,手上也會代謝分泌出很多油脂,所以別以為只有在吃飯前后才需要洗手,在潔面前也要先用洗手液仔細清潔雙手,保持手掌濕潤,這樣才能在潔面時不會帶來更多的負擔。
你用熱水還是冷水洗臉?
開始洗臉時,我們可以先用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清潔面部灰塵,促進毛孔舒張,這樣有利于深層清潔,之后用潔面產品清潔一次臉部,再用冷水洗臉。
這樣利用冷熱水交替來沖洗臉部,不僅有利于增加肌膚彈性,還可以有收縮毛孔的效果。
TIPS:使用熱水的溫度千萬不能過高,否則反而會令面部的皮膚過于緊繃或松弛。30攝氏度的溫水與手溫接近,手伸進水里既不感覺燙,也不感覺冷即可。
洗完臉用什么擦臉?

潔面過后要用干凈的干毛巾輕輕點壓在臉上,把臉上多余水分吸干。濕毛巾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最好不要用濕毛巾擦臉,而且毛巾用完后要放到有陽光的地方曬干。
用毛巾自然風干的方法也是錯誤的,因為空氣中的灰塵會被臉上的水分吸附,待風干后臉上又會積聚大量灰塵,造成二次污染。
1混合肌—分區清潔,避免傳染
混合肌其實是最普遍的肌膚類型,即油性的T區加干性的U區。對于油脂分泌特別旺盛的T區,要加強清潔,而對于干燥的兩頰,就要像對待干性肌一樣注意。
1. 除了以油卸油來清潔T區,全臉的清潔應選擇含植物精華和水分較高的清潔產品,這樣才可以將兩種膚質向中間狀態調整,雖然不容易,但好過差別越來越大。
2. 去角質護理以T區為主,尤其是額頭中間、鼻子及下巴這一條線,為油脂分泌的源頭,而對于兩頰,輕輕帶過就好。
3. 混合肌的T區極易滋生細菌,為避免傳染到U區,清潔后不要用毛巾擦干,應使用干凈的紙巾。
2干性肌—一邊滋潤,一邊潔凈
走到哪里都是空調,這讓干性肌好不舒服!冷風或暖氣等外在因素讓水分流失過快,本已少油脂分泌的肌膚更加極度缺水缺油。所以對于干性肌而言,從清潔步驟起就要尤其強調保濕。

1. 日常護理,要選擇滋潤型或水分含量高的清潔產品。如果你偏愛起很多泡沫的,覺得那樣才有效果,那么這個時候也要改一改,泡沫越多就證明表面活性劑越多,那會帶走肌膚中更多的水分,反倒是不怎么起泡沫的、乳液狀的更加滋潤。
2. 定期的去角質護理仍要堅持,但頻率要放緩,產品也要盡量選顆粒小的,且溶水快的。
3. 避免清潔水溫過熱。熱水會破壞肌膚表層的彈性,肌膚一旦松弛就更難鎖住水分,這對干性肌影響尤其大。但也不必用冷水,因為干性肌的毛孔偏小,天氣冷的時候就需要在合適的水溫下才能打開毛孔,有助清潔徹底。最理想的水溫是32℃,最熱不宜超過35℃。
3油性肌—適度去油,清潔徹底
易出油的問題在春夏尤為突出。為了配合接下來的保濕步驟好達到水油平衡,油性肌在清潔時要注意適度,同時徹底。對于仍然會不時出現的痘痘問題,清潔時要格外注意。
1. 由于油性肌的毛孔大,更易藏污納垢和分泌油脂,所以為了清潔到位,卸妝油應天天使用,使用時要以畫圈的方式,并留有充分時間,以使清潔成分與油污充分融合。
2. 雖然卸妝油在乳化后就如同潔面乳一樣可以帶走非油性臟污,但其實它并不能代替潔面乳,所以仍應堅持“卸妝油+潔面乳”的二次清潔法。
3. 每兩周使用一次溫和的去角質產品,將頑固的油污和黑頭等去除。
4敏感肌—短時溫和,少去角質
易在換季時節加重的敏感癥狀,很多時候與清潔方法脫不了干系。比如過度的去角質,過于頻繁的清潔等,都會讓本來就較薄的敏感肌不舒服。在保證徹底潔凈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揉搓時間和力度,少破壞肌膚表層,從而穩定肌膚自身的循環代謝能力。
1. 選擇有紓緩功效的清潔產品,有機的最好,其性狀為起泡沫少或不起泡沫,沖洗干凈后臉上仍留有滋潤的效果,而非澀澀的。
2. 除了減少清潔時的摩擦,如無必要,不用去角質產品,而只偶爾以清潔面膜代替。
3. 因為清潔時間減短,建議配合蒸汽,于清潔后給肌膚適當補充水分,紓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