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做英雄的機會不是隨時可以遇到的。即使碰上了,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了英雄。做英雄意味著你要承擔極高的風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英雄做不了,生活中獻一點愛心行不行?我想多數人都能做得到。比如向災區捐點錢物,向危重病人獻點血,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個座,資助一個貧困孩子上學等等。這類愛心活動的付出有限,而且不是天天有,大家憑心做事,量力而行,皆大歡喜。
英雄做不了,愛心又沒有,那么,生活中有一點善意如何?既沒有生命危險,也不需要你掏錢,或者抽一管子血給人家。比如陌生人問路,你不要不理不睬,或者故意指錯方向;馬路上有人丟了東西,你提醒一聲;單位來了新同事,給他一個微笑,不要冷眼欺生;有人遇到倒霉事,去安慰幾句,不要幸災樂禍;有人有了好事,表示一下祝賀,不要有嫉妒之心……這都是些很瑣碎的事,幾乎天天可以碰上。
與人相處,是帶著善意還是帶著惡意,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選擇,每個人都繞不過去。選擇善意的入,心情是明朗的、愉快的、坦蕩的、溫馨的;選擇惡意的入,心境常常是陰暗的、煩躁的、猥瑣的、惡劣的。雖然,這種善說不上大善,這種惡也說不上大惡,但日積月累著善意和惡意,卻會使人發生質的分化——向善使人升華為高尚,向惡使人墮落為卑劣。
向善,多一點生活的善意,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你日積月累的是陽光,生活自然會充滿燦爛。
(秦湖摘自《百姓生活》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