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和丈夫柴海華經過幾年打拼,于2006年按揭買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成為新上海人。為了孝順老人,李婷婷將喪偶后患了老年癡呆癥的父親從河南老家接到了上海。
平時,李婷婷會在飯后帶著父親到小區花園里散步。后來,父親也會獨自出門溜達,雖然每次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父親總能被保安和其他好心人送回來。
2011年初,因為工作突然變得很繁忙,李婷婷夫婦對父親李義軍的照顧開始有些疏忽。
5月29日晚,因為父親不知飽脹而吃撐了,結果造成腹瀉,李婷婷動手打了父親的手一下,兩人由此鬧了別扭。5月31日傍晚,李婷婷夫婦和女兒妞妞回到家,不見李義軍。而小區的保安也說沒有遇到老人。李婷婷夫婦意識到情況不妙,發瘋似地去尋找老人,他們在電臺、報紙、街頭小廣告上發布尋人啟示,還發動同事朋友一起找,卻始終沒有音訊。
6月4日,警方的一則認尸消息讓李婷婷一路狂奔趕到了事發現場。那是青浦區一處拆遷工地的水塘,父親皮膚青白,臉和頭發上沾滿了泥,嘴僵硬地半張著,父親慘死的模樣讓李婷婷昏倒在地……
李婷婷夫婦把李義軍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哥哥們忍痛勸李婷婷節哀。但她無法原諒自己,既然當初把父親接到了上海,為什么不能對他多些耐心,多些細心?
柴海華也多番勸慰妻子,卻無濟于事。深陷自責與悲痛中的李婷婷長時間無法上班,最終被公司開除了,失業在家的她更是整天以淚洗面。
7月19日晚,柴海華從夢中驚醒,竟發現妻子已經割腕自殺,躺在廚房的地上氣若游絲。
李婷婷這次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醫生診斷她患上了輕微的抑郁癥。柴海華覺得妻子的狀況危險,他思來想去,覺得唯一能“喚醒”妻子的或許只有女兒了。
那晚,待李婷婷的情緒平穩后,妞妞在柴海華的指引下,拉著她的手說:“媽媽一定要好好的。如果媽媽有事,我會不開心的。因為我是媽媽的女兒……”李婷婷怔住了,隨后哭著把妞妞緊緊摟進懷里。此后,李婷婷的精神狀態慢慢地有所好轉,她開始接送妞妞上學放學,做飯洗衣。
8月3日傍晚,柴海華下班回到家,看到飯桌旁坐著一位衣衫襤褸的老漢,正狼吞虎咽地吃著飯。原來,李婷婷從超市買完菜出來,在超市門口的垃圾桶旁看到這位老人滿頭大汗地翻找,找到一點東西就往嘴里塞。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李婷婷。她忍不住走過去,詢問老人是哪里人,老人語無倫次地說:“我要去找我女兒,我要回家。”老人癡癡傻傻又無助的樣子,讓李婷婷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決定幫助他。通過聊天,她得知老人的女兒曾住過漕寶路上的高家浜。那是一個城中村,上海的人口流動性很大,老人的親人是否還住在那里?她抱著一線希望,和丈夫一起,帶著老人,開車趕到了那里。
然而,從晚上8點多鐘一直找到第二天早上7點多鐘,老人對那里的建筑一臉茫然,就在李婷婷夫婦準備放棄,要帶著老人離開時,老人卻在一幢民房前停了下來,然后瘋了般地沖過去拍門。門開了,里面走出來一位女子,愣了一下,然后一把抱緊老人,泣不成聲:“爸,您怎么來了?您怎么瘦成這樣了?”老人也緊緊地抱住女兒,哭得像個孩子,李婷婷忍不住潸然淚下。
女子得知是李婷婷夫婦救了自己的父親,撲通一下跪在地上,不斷地表示感謝,還遞上了500元酬金,李婷婷卻推了過去,她說:“我們幫助你爸爸,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哪能收錢呢?”
回家途中,柴海華發現笑容又回到了妻子的臉上,原來幫助別人的父母可以減輕妻子對自己父親的痛悔,甚至可以讓她快樂。這么一想,柴海華腦海里突然閃出一個念頭:如今城市里老人走丟的不少于孩子走丟的,妻子何不幫助他們找到家,既幫助了別人,又快樂了自己?夫妻倆最后一合計,決定不以賺錢為目的,但救助老人過程中的所有花銷,必須由老人的子女承擔。
李婷婷決定從事這個既幫人又能減輕自己罪過的職業后,想到了一個難題,不一定每個兒女都認為自己送他們父母回家是出于好意,萬一自己被當成“人販子”怎么辦?經過資料查詢與走訪救助站后,李婷婷為自己訂下一條原則,在救助走失老人前,一定要對其身份進行詳查。
2011年10月的一天,李婷婷在上海虹橋火車站撿了一位老太太。當她帶著老人到達與其兒子約定的地點時,同時現身的還有幾名警察,來不及多說什么,李婷婷就被銬回了派出所。原來,老人的兒子告她拐走自己的母親騙錢。老太太哭著說,自己和兒媳婦吵架后離家出走,又迷了路,多虧好心人收留了自己,這才為李婷婷解了圍。最后,老太太的兒子支付了李婷婷為母親花費的220元錢。
雖然沒做過任何宣傳,李婷婷撿流浪老人的事跡還是不脛而走。2012年1月初,李婷婷接到了一個老年人偷竊團伙“大佬”的電話。“我這里有很多笨手笨腳的老人,丟了可惜,不如轉讓給你,你把他們送回家,向他們家人索要一筆報酬,然后與我分紅。”“大佬”特別安撫李婷婷,“你送他們回家,不讓他們再當小偷,就是在拯救他們,是做大善事啊……”李婷婷聽得心驚肉跳,最終氣憤難當,她毅然舉報了這個偷竊團伙。被公安局解救出來的老人,又全部被委托給了她,送回了各自的家。
截止2012年5月,李婷婷共給72名老人找到了家。雖然她沒有賺錢,但也沒有虧錢。李婷婷覺得這樣挺好,不會褻瀆愛心,也不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經濟負擔,善事還能做下去。
(沉日摘自《現代婦女·愛尚》2012年第12期,內容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