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陷于多深的瑣碎,就會有多促狹的格局。
一粥一飯有暖涼,一朝一夕有煩擾,一交一往有嗔怨,一求一取有得失。在凡塵,自有俗事,自有俗人,自有萬千瑣碎,自會紛紛擾擾,自要枝枝蔓蔓,散亂無際涯。
或許,世界上本無瑣碎,只是人心太浮躁,生活一地雞毛,眼底、遠方,便瑣碎不堪了。人陷入瑣碎,就會為它而纏繞,而掙扎,而迷亂,而惶惑。人在瑣碎上糾纏久了,眼界就會短小,心胸就會狹隘,念頭就會窄憋,就會沉醉于小聰明,沉浸于小利益,沉陷于小得失,沉迷于小目標。最終,在“小”上自以為是,自鳴得意。
生活終會給我們一些瑣碎的。這些瑣碎,會讓我們變得俗氣,會讓我們變得躁動,也會讓我們變得乖戾。
其實,只要不拘囿于眼前,不迷失于腳下,所有的瑣碎都是容易掙脫出來的。拔腳于爛泥之中,要有濯足于清漣的清凈之心,亦要有遠行于四方的鴻鵠之志。如果真這樣,多難纏的瑣碎,也都能走出來。
遠離瑣碎,其實,就是在一步步抵達人生該有的浩瀚和遼闊。
(朱金賢摘自《今晚報》2012年11月15日,內容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