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極少舊書店,我找到它時,它與我想像的雅致很不一樣。總想著與書結緣的應該是飄著淡淡書香,精致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或許老舊但仍潔凈的書本,角落里也會垂掛幾枝綠色的藤蔓。
這間書店卻是雜亂無章的破舊。一摞摞的書,隨意地堆砌在墻邊。簡陋的書架是用廢棄的木料釘成,看著松松垮垮的樣子,上面壓著沉甸甸的參差不齊的書籍,仿佛只要輕輕碰一下,它便會嘩啦一下垮下來。但它其實完好地站立著,承接著書的重量,任我粗魯地把書抽出來,再把書插回去,它依然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卻紋絲不動。
沒有一本書再能散發出書香味,大多數飄散出來的,都是一股濃濃淡淡的霉味和塵埃的味道。這讓我想起家中的藏書,因為很長時間沒在家,在雨季里受潮的書沒能及時處理,都發生了霉變,書頁上遍布霉跡,邊沿部分開始污爛,翻一翻就有一蓬輕煙飛揚起來,爾后就看到細細碎碎的紙片飄落,甚至有的時候,還能看到小小的不知名的小蟲子在書頁里爬過。
歷史總是在不斷轉著圈圈,小時候放在床底下一大木箱子的小人書,被一場大雨泡過之后,污爛了,被扔了去,至今依然是心里不舍的痛。所以那一架子受潮的書,雖然很少再抽出來看,但任它們站在那里,仍不合得丟棄掉。
也許,喜愛舊書,就是因為小時候失去的那一箱不復返的小人書吧!渴望著在舊書堆里,能尋找到當年的某一本,輕輕牽我的手,帶我回到童年時,坐在樹蔭里,搖頭晃腦地翻著小人書給小朋友們講故事。
當朋友們在裝潢漂亮的書店里抱回一本本精致美麗流行的新書時,我在舊書店里揚著塵埃灰頭灰腦地翻看著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已經被人淘汰了的舊書。我像是一位淘金者,淘的并不是內容有多精彩,作者有多出名,更多的時候,我淘的是舊書里原主人的一枚印章,一句感言。最愛的是那位愛信手涂鴉的人,在書的空白處,或畫幾筆簡單的畫像,或寫幾句讀后感,沿著他的筆跡,我覺得自己能觸摸到他看這本書的種種心情。也曾看到朋友的書,蓋在內頁里她的印章輕易地出賣了她,也許是她搬家時收拾出來的,也許是她覺得這些老舊的書本應該淘汰掉了,反正,曾經蓋了她的名章的藏書,出現在舊書店里,再被我買回家,最后,她的書包括她的名字就成了我的收藏了。還曾看到認識的人出的書,贈送給某一個人,到最后,寫有他們兩個人名字的書,也擺在了舊書店的架子上。
我樂此不疲于做這種淘金的夢,在翻到一本值得我購買的書時在書堆前手舞足蹈。看管舊書店的老人永遠不會看我一眼,任由我在里面怎么折騰,他架著老花鏡,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著,只有等我挑好了書放到他面前,他才會抬起頭來,看我一眼,說個價格,收錢,然后又回到當初的那個姿勢。
去舊書店買書的人很少。很多時候,從進去到離開,都只有我一個人,在蘊含著古遠氣息的舊書堆前,埋頭翻看。時光,仿佛就晃悠悠地蕩了過去,從午后,到黃昏,夕陽抓著最后一絲光芒,在榕樹上搖搖晃晃灑下一片暗黃的光,搖曳著婀娜多姿的身段,走進那間小小的舊書店中。那些殘破的書頁,遠久的年代,沉浸在這片暗黃色中,沖洗出一張古老的照片,而時間,就在舊書店里慢慢地老去。
(夢劍摘自《大足日報》2011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