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伊川縣,為富士康招工已經成了常務副縣長親自傳達的任務。這只是冰山一角。據媒體報道,河南18個省轄市都在為富士康招工忙碌,就連豫北某個120萬人口的貧困縣,也領到了1萬人的招工任務。每完成一個,村干部獲獎勵150元,若完成不了,則面臨200元的處罰甚至免職的危險。
新鮮事的邏輯并不復雜:當年富士康西進北上,地方政府視其為招商引資的香餑餑,地與稅的優惠不在話下,連幫助招募員工這樣的企業私事也一口應允。如今,中西部用工荒加劇,私事也就變成了公事。
有的村里,每個入黨積極分子都必須解決一個指標,否則會被視為積極性不夠。家里有適齡者的低保戶也是重點考核對象,不然就將補貼不保。更多時候,村干部會花錢雇人參加富士康的體檢,十幾天后便可拍屁股走人,“我給你幾百塊錢,你去鄭州玩一趟再回來”。
現在,“鄭州數日游”的行情已從500元漲到近千元。
更早些時候,成都的富士康工廠也享受過這般“超國民待遇”。為了湊數,一名公務員居然親自進廠呆了一個月,好處是能拿雙份工資。
令人扼腕的是,連續一個月的夜班工作壓垮了他的身體,“從富士康領來的1130元工資都付到醫院去了”。
(天飛摘自《雜文選刊·上旬刊》2012年第11期,內容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