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一則新聞,一個11歲的女孩因為兒童類風濕病引致站不起來,要坐上輪椅。這件悲劇的發生,除了與這個女孩的家境貧困有關之外,沒有得到確診而耽誤了治療才是最大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類風濕病”有這么可怕嗎?相信其實很多人,如果身邊沒有親人罹患類風濕病的話,可能甚至不清楚所謂的“類風濕”與一般的風濕病有什么區別。對于“兒童類風濕”這個病名更加是陌生了。那么,既然類風濕原來也是一種有可能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疾病,作為家長當然也要去了解一下了。
風疹感染不可掉以輕心
類風濕其實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很多人誤認為類風濕就是日常生活中受涼、受潮引起的疾病,其實不然。雖然真正病因至今未明,但與免疫調節異常、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醫學界一致認為,兒童類風濕與風疹病毒有關,如果兒童感染風疹病毒,患類風濕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兒童類風濕多發16歲前
有專家對于上述那位因耽誤治療而要坐上輪椅的女孩,表示那是一則典型耽誤了治療類風濕的個案,如果早一兩年對癥治療,結果會大不相同。在臨床上,很多早期患兒都會出現手指僵硬,比如手指、手臂等不協調,扣紐扣、抬手臂梳頭都很困難,多數家長以為是小事,等到孩子出現關節疼痛、行走困難時,才到醫院檢查,結果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兒童不但會患類風濕,而且青少年兒童比成人患病后危害更大,一旦失去治療時機,患兒就可能留下行走功能障礙,根據臨床醫學調查統計,我國兒童類風濕發病率越來越高,目前已達千分之一,多發于16歲以下的任何年齡,女孩發病高于男孩,最嚴重的是造成不可逆轉的關節破壞。
與成年類風濕癥狀不同,兒童類風濕除關節炎癥和畸形外,有的還以皮疹、長期發熱為主,嚴重時可影響心、肺等臟器功能,危及生命。
兒童類風濕有這些癥狀
兒童類風濕主要表現為慢性關節疼痛、腫脹,可能還有發熱、皮疹等癥狀。
早期癥狀: 癥狀不明顯,主要體現在關節靈活程度上。如手指僵硬協調能力降低,穿針、捏筷子等動作不協調。
中期癥狀: 抬胳膊梳頭、跨步等,不靈活順暢,甚至比較遲緩,有點僵硬。
晚期癥狀: 不能正常下蹲、無法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