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在兩會間隙接受了《小康·財智》記者的采訪。在談到霧霾天氣與PM2.5這一今年兩會熱點議題時,陸啟洲委員談了他的看法。他指出,我國每年原煤消耗大概是40億噸,其中50%(20億噸)用來發電。火力發電企業對空氣質量的向好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現在也已經執行了比較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他透露,我國火力發電廠已經執行的環保標準,嚴格到相當于歐盟的排放標準,高于美國的排放標準。而且以后應該執行更高更嚴格的標準。
同時,他提醒大家不要忽視其他方面消耗的另外“20億噸原煤”,包括我們的生活方式對大氣質量的影響。他指出,燒煤的“大戶”,除了電力行業,還有鋼鐵、建材、冶金等行業。據了解,上述三個行業在煙塵的排放上其標準是遠遠低于火力發電企業。而且低的多。目前,華北地區鋼鐵的產量已經接近三億噸。
“為什么冬季會頻發霧霾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有關系。”陸啟洲告誡,不要僅僅看到生產方式,還是看到城市中小汽車尾氣,城市周邊農村千家萬戶分散式取暖等生活方式影響。“冬季,廣大的農村居民的取暖不是集中取暖而是傳統的‘小爐子’方式。這是任何環保設施都沒有的。”
根據陸啟洲委員自己的調研,“一個采暖季節三到四個月,一個家庭平均燒五噸至六噸煤。這么多煤,千家萬戶,在一個采暖季節集中排放,尤其是人口密度大,氣象條件比較差的華北平原地區,對霧霾天氣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全國人大代表、
山東菱花集團
董事長
江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