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
作者:約翰·穆勒(英)
出版時間:2011.8.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何謂真正的自由?
采寫|《小康·財智》記者胡柯
“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須對社會負責。在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獨立性在權利上則是絕對針對于本人自己。”穆勒在《自由論》的寫作中自始至終都強調了這樣一個觀點。
約翰·穆勒生于英國倫敦,從小受到其父詹姆士·穆勒的嚴格教育,17歲時進入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一直到1858年。他一生以新聞記者和作家的身份寫了不少著作。約翰·穆勒是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的后繼者。他把實證主義思想最早從歐洲大陸傳播到英國,并與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相結合。
在哲學方面,文學界一致認為穆勒最高的成就是《論自由》。
《論自由》一書寫于1859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穆勒在《論自由》中開宗明義,闡明《論自由》的主題不是討論所謂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即社會可以合法地施加于個人的權力之性質和界限。”
1903年,嚴復第一次把《論自由》介紹到中國,書名叫《群己權界論》。嚴復精辟地理解了穆勒著作的主旨。應該說,群已權界問題并不是穆勒時代才出現的新問題,穆勒注意到,“它幾乎從最遙遠的古代開始就一直把人類區分開來”。不過,穆勒強調,在他的時代,一些“比較文明”的國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進步階段”,在出現了新的情況下,對于自由問題,“要求人們給予不同、更為根本的對待”。
這一“新階段”的最大特征是民主化與商業社會的勃興。
穆勒還特別注意到現代商業社會所帶來的平等化、平庸化與趨同化傾向。穆勒認同商業社會是一個傾向于平等、平均、平庸的社會,在這種社會,所有人“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相同的世界”,“他們現在讀相同的東西,聽相同的東西,看相同的東西,去相同的地方,所持希望和恐懼也指向相同的對象,擁有相同的權利與自由,以及主張這些權利的相同人的手段”。
大眾教育的普及,傳媒的力量,交通的改善,商業制造業的發達,“所有原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如此巨大的敵視個性的勢力,以致不容易看出個性如何還能保住其領地。”
我們可以將《論自由》這部著作的要義可以概括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個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只有當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時,個人才應接受社會的強制性懲罰。這就是穆勒所劃定的個人與社會的權利界限。
這種劃定在當時形成了一股討論熱潮,并得到了多數人的簇擁。可以說,穆勒對自由的貢獻就在于他告訴了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永不止步:
寓信念于行動的驚人力量》
作者:(澳大利亞)
力克·胡哲著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充滿力量
《永不止步》是《人生不設限》姊妹篇。作者力克告訴我們只要你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有一個目標是要由你去完成的。要想實現這個人生目標,就要有堅定的信念,并且寓信念于行動。只要我們寓信念于行動,就會產生巨大的前進力量,就會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觀念的水位》
作者:劉瑜著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差異生存
作為國內公共領域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劉瑜的文字向來擁躉眾多,之前的作品更多關注美國民主,與中國相關度不高。而《觀念的水位》更多關注東亞、中東歐、南美洲以及非洲國家的政治與民主化,比如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贊比亞等,這些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參差不齊,而很多情況與現今中國有較強的可比性,這無疑讓這本書更生動,更接地氣。
《思想的郊區》
作者:劉瀾
出版時間:2013.3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重口味哲學
一本“教育”徐小平們的書;一本討論終極自我管理問題之書;一本人生哲學之書;一本詞語之書:表演、偶然、身份與我們,這些詞語對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一本人生哲學之書,由四個詞語構成的人生哲學。一本管理之書,討論一個終極的自我管理問題: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一本“輕”口味的學術之書,或者說是一本“重”口味的隨筆。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作者:季羨林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平靜的心是禮物
“我從來不相信什么神話,但是現在我真想相信起來,我真希望有一個天國,希望在遼闊無垠的宇宙中間還能有那么一塊干凈的地方……”本書是《季羨林妙語錄》的增訂版,擷選著名東方文化學者季羨林先生的人生雋語,談佛論道,感師懷友,品人生說世相,辨善惡明得失……全書凝聚了季羨林先生最真摯的情感、最透徹的智慧,滋潤人心,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