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去蛇來,“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著“變化萬千”。對于今天的中國人而言,2013年不僅僅是中國政府“改朝換代”的一年,更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模式轉型、社會發展“變革”的起始之年。
新一屆領導集體在上任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改革”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詞匯。從習近平總書記一上任就重走鄧小平的南巡之路,到提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刻不容緩”,再到李克強總理談到“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新一屆領導集體多次強調了進行改革的決心。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的任何一個舉動都牽動著世界,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也對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毫無疑問,中國的改革決心同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改革對于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更為人們關心的是中國未來的改革能走多快,能走多遠。盡管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宣布2013年的具體改革措施,但卻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強調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有頂層設計的下一步改革,并要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和路線圖時間表。
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GDP增長率已連續7個季度下滑,2012年第三季度的7.4%成為近14個季度的最低值。這次下滑也成為了中國國家統計局1992年開始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來下滑時間最長的一次。盡管近期的跡象顯示出中國經濟增長已到達谷底,在2012年的第四季度各項經濟數據都出現回升,不過數據回升主要來自之前政府大量基礎設施投資的刺激。
2013年,是中國必將步入中速增長的軌道。國內主要研究機構及國際投資銀行發表的2013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都比以往任何一年持有謹慎的態度。多數機構預測中國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都在個位數字的7%-8%之間,這是歷年少見的。經濟學家的共識是中國經濟已經在去年第三季度見底回升,第四季度及今年上半年都至少維持這一升勢。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中國短期的財政制約相對較小,貨幣政策則不敢過度擴張。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志偉在2013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政府不可能再推動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大規模的基建工程,而將強調推動消費因素。當前的經濟復蘇不太可能在整個2013年持續,而且經濟增長可能在2013年下半年因通脹抬頭與宏觀政策偏向收緊時下降到7.2%。摩根士丹利則在年度報告中表示中國2013年增長將達8%,而工資上漲帶動消費反彈成主因。瑞士銀行的報告顯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已刪去“穩定及較快的經濟增長”一詞,他認為增長已不是新領導層的最重要問題。因而政府可能把2013年的增長率定在7%-7.5%之間。不過王濤仍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仍可能超過8%。
瑞穗證券公司發表的中國經濟年度報告稱,2013年政府刺激政策的規模將受到限制,但政府仍將是市場與經濟的決定性動力。高盛報告稱今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先低后高的態勢,并預測2013年全年GDP將達到8.1%。
國際主要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在經濟上行的新年中,中國資產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及房地產仍會維持向上的趨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