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思維的“水晶球”
《預測背后的邏輯
——像魯政委一樣思考》
作者:魯政委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文|胡柯
“經濟學家分為兩類:一類是象牙塔里的;另一類是金融市場中的。如果說象牙塔里經濟學家的天職是解釋的話,那么,市場中的經濟學家生來就是為了預測!畢竟,在金融市場中,‘早知三天事,富貴一萬年’。”書的作者,經濟學博士,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書的自序中的開篇寫下了這段話。
魯政委覺得自己是那個金融市場中的經濟學家,他喜歡預測一些事情,并且成功率挺高。他在2007年就看到“美國次貸危機余波難平”;他在2008年年初就預言美國可能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他一直呼吁人民幣匯率應盡快實現自由浮動;在要求分散外匯儲備投資的潮流中,他成為主張“應堅守美元”的少數派。
那么,魯政委究竟是如何做到精準預測的?為了給大家一個答案,魯政委決定將6年來整理出的思路變成一本書,告訴大家:“其實預測就是一種思考的方法。”
“無論是做‘小的預測’還是‘大的預測’,經濟學家手中真正的‘水晶球’其實并非形式上優美的模型,而是經濟的邏輯。因為模型的功能并不在于預測,而是用來保持邏輯一致性。將邏輯用于預測,其實就是一個‘拼圖’過程:將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信息,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拼得夠好,就足以復原經濟運行和政策選擇的真實場景。”
其實,在2006年的時候,魯政委坦言,自己也是“小菜鳥”,雖然明白很多事情之間必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卻很難尋找到關鍵點。后來,經過一番努力,事情就發生了逆轉。
魯政委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閱讀大量的書籍,每天都會去尋找事情之間的聯系。久而久之,這種行為模式就變成了一種思考習慣,當你發現你的知識面足夠開闊,當你發現,你可以尋找到事物之間細微的聯系,那么,對一件事情的判斷,就會變得準確。
尤其是對于從事金融工作或者對金融感興趣的人來說,這種思考習慣將會讓你受益終生。
魯政委
《預測背后的邏輯》一書,不是為“寫書”而“寫”出來的,它是為“投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預測”而生。既然并非為“寫書”而“寫”,所以,它并不具備通常專著所常見的“長篇小說式”的宏大架構,而僅僅只能稱之為一部“小小說集”:一篇文章解決一個現實問題。它不是純粹書齋里的“頭腦風暴”,而是投資“前線戰壕”里的“戰地日記”:看起來并不繁復但其實用卻為實踐所驗證。
沒有高深的模型,只需用加減乘除的技術。希望能夠為廣大普通投資人的日常投資,提供一些簡單實用的小工具。
《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
作者:西瓜子
出版時間:2012-12-01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第三只眼揭開資本真相
“1999年,歐元誕生。它的問世,意味著對美元霸權的強有力挑戰。隨之而來的是美元的應對和反擊——戰爭在歐洲腹地科索沃開打。”作者用一種幽默的筆觸,把渺小的個人跟宏大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讓讀者在輕松的讀書感覺中一點點理解資本對世界的影響,比方說:為什么中國經濟只有“產業升級、擴大內需”一條生路?美國“大中東計劃”動了誰的奶酪,歐盟為何在背后插了美國一刀?
翻開此書,真實的資本世界比好萊塢大片更驚心動魄,一頁頁講透大國搏殺的詭詐、秘辛、戰略。最深刻的是,一本書,還寫盡了大時代下草根階層的幸與不幸。
《動物精神》
作者:(美)喬治·阿克洛夫,(美)羅伯特·希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擅用動物屬性
如果你看不清當前的經濟形勢,如果你想跳槽卻又擔心失業,如果你想買房但總搞不清房價走勢,如果你想投資股票但又弄不明白股市的起落規律……如果你在做這些決策時無所適從,你,就應該了解一下“動物精神”。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斗》
作者: 九把刀
出版時間:2012-11-01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請站在快樂的起點
書中,作者把他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人生哲學,情感專欄,演講歷程,小到和女朋友的一次吵架,都用溫婉的筆觸描寫出來,不深刻,卻很好看,有回味。在這里,你會看到一個全方位的正能量超強的熱血勵志偶像。
《非暴力溝通》
作者:(美)盧森堡
出版時間:2012-11-0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和諧的力量
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非暴力溝通教會你正確面對這些“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