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QE4如期落地
熱錢或再次撲向中國
2012年,北京時間12月13日凌晨,美聯儲旗下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QE4),每月采購450億美元國債,替代扭曲操作,加上第三輪量化寬松每月400億美元的寬松額度,聯儲每月資產采購額達到850億美元。除了量化寬松的猛藥之外,美聯儲保持了目前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極低水平。此消息一出,市場分析人士紛紛表示疑慮,QE3、QE4兩輪量化寬松疊加,能不能把美國從“財政懸崖”旁拉回來?又會有多少熱錢撲向中國?
點評:比賽印錢項目其實應該進奧運的。
2012年外匯資產第三次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1月末貨幣當局外匯資產余額為23.52萬億元人民幣,較10月末減少104億元,為當年內第三次下降。此前央行公布的同期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金融機構全口徑外匯占款減少了736億元。考慮到當月外貿順差及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且代客結售匯亦為凈結匯,上述外匯占款減少原因一直備受關注,但市場并無明確被廣泛認可的解釋。上述數據表明,2012年11月央行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均出現減少。從數據推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金額更甚于央行。
點評:存準率還要降?房價還要漲?
“三桶油”布局加拿大
中海油151億美元收購尼克森的交易剛獲得加拿大官方通過,中石油又再次登陸加拿大市場,“搶占”該國的頁巖氣資源。12月14日,加拿大能源企業Encana Corp.(ECA)宣布,與中石油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鳳凰天然氣公司(Phoenix Duvernay Gas)簽訂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ECA位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中西部的一個名為Duvernay的頁巖氣項目。不過,業內的疑問是,從傳統上看,加拿大一直是美國能源市場的“后花園”,那么,中國在不斷加大對加拿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同時,“大佬”美國又會怎么想?
點評:先別擔心美國人,加拿大CBC已經說這是“為了利潤出賣靈魂”。
超高凈值人群
27%已移民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藍皮書2012年12月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個人資產超過一億元人民幣的超高凈值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而近3年至少有170億元人民幣資金流向國外。報告的數據再次刺激了民眾的神經,也引發了民眾對人才和社會財富外流的恐慌。藍皮書顯示,富豪群體的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外逃的問題。一些人通過投資移民將“灰色收入”轉移到海外,既可以實現避稅,又可以逃避國家法律的追究,也會導致國家財富的大量流失。
點評:法國著名的“大鼻子情圣”演員德帕迪約在奧朗德宣布增稅后,于2012年12月末宣稱“俄羅斯是一個偉大的民主國家”,他十分“愛戴普京總統”,并加入了俄羅斯籍。
中國對境外企業
開出“最貴”罰單
從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獲悉,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六家企業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利用優勢地位,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違法所得2.08億元。國家發改委已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經濟制裁總額達3.53億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金額最高的一張價格違法罰單。但相比于美國罰金12.15億美元、歐盟罰款6.48億歐元,韓國罰款1940億韓元,中國對6家企業3.53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制裁明顯偏低。
點評:發改委,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
美對華
繼續高技術出口管制
1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規定繼續對華衛星出口進行嚴格管制。據悉,美國現行管制條例規定,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衛星所含美國產部件或技術比例不得超過25%。去年4月,美政府曾發布一份報告,建議國會放松對衛星及相關產品出口管制,以方便美國企業在全球通信及遙感器材市場展開競爭;但繼續禁止由中國運載火箭發射美國衛星,同時更嚴格地管制對華出口衛星或相關零部件。此前美國曾多次表示將改革出口管制,推動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但遲遲未見實質性措施,反而有加強對華出口管制的跡象。
點評:這說明“北斗”絕對不是“山寨”GPS的——但可能是“山寨”外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