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許多成都人吃年夜飯,都不在家庭中吃了,而是去大餐館之中吃。而餐館中的菜品和傳統的年飯,畢竟是有差異的。那么,傳統的成都年飯,到底有哪些菜肴呢?

成都人過年一般都要吃些什么呢?據老成都人介紹,年夜飯,大魚大肉是不可少的,傳統的年夜飯包括臘肉、香腸、白砍雞、咸甜燒白、黃花木瓜雞湯、豆瓣全魚、胡蘿卜牛肉、帶絲鴨子、鑲碗、回鍋肉、紅燒肉、年糕、湯圓等。
然而近些年,成都人在家做年夜飯,海鮮的比例漸漸多起來了,即使普通人家,也會弄一個白灼基圍蝦、姜蔥炒肉蟹、家常海參什么的。當然,還有一些寓意好的菜也被廣泛搬上了餐桌,如胡蘿卜燒雞叫“吉祥如意”,紅燒魚叫“年年有余”、冬筍炒肉片叫“步步高升”等,特別是川西的鑲碗,而今也在酒樓中流行開來,這種用酥肉、粑粑肉(油炸過的大肉丸子切片)、黃花、木瓜、海帶蒸出來的鑲碗是年夜飯中絕對不可少的。
以前,大戶人家里吃年夜飯其實是很講究的,從開席到收席,中間有許多禮儀。年夜飯都得有個主持人,開席前主持人講開席辭,然后送春聯;接著才是上涼菜、上熱菜,吃到高潮時上看盤,看盤里有雞蛋、鯉魚、年糕,雞蛋叫“大元寶”,全魚叫年年有余,年糕叫“步步高”,即步步高升,都只看不吃,帶回家,初一食用。開宴后還要猜燈謎,之后才是上年飯,年飯又稱“團年飯”。以金銀米,紅棗、板栗、龍眼、茨菇,掩蓋松柏枝,帶回家初一后蒸食之,取“有余糧”之意,又名“萬年糧”。一份吃,一份帶走;宴畢送福字,寓意春福臨門,幸福美滿等。
TIPS>>>
如今,在成都一般人家里,吃年飯,收拾完以后,還流行一個精彩節目——麻將,成都麻將,血戰到底,還刮風下雨哦。
有人喜歡到丈母娘家過年,因為在丈母娘家,不用做什么事。
從初一開始,一般開始吃轉轉飯(輪流做東)。當然在初幾的這期間,還要上墳。
有的人認為,初一不能倒垃圾,認為那天倒垃圾是把一年的錢財都倒掉了。
其他美食推薦:干鍋香辣干,勁道十足
干鍋在成都也算是火鍋的一種,把煮菜的鍋直接端到餐桌上來吃,邊煮邊吃,邊吃還可以邊加料,有點像火鍋,但又沒有火鍋的湯。干鍋在成都也火了很有些年頭了,喜歡的人還是很多,足以證明干鍋是很合成都人口味的。干鍋基本要分成麻辣、孜然麻辣、泡椒、魚香等多個味道,最大的特點是香、辣、干,勁道十足,如果能吃辣的話,的確是提振胃口的好選擇。成都的干鍋餐館與傳統火鍋、川菜的餐館幾乎一樣多,全都坐落在成都的街頭巷尾中。

串串香自選自燙,眼前熱浪翻滾
在川菜的故鄉四川成都,比川菜館、比火鍋店更多的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串串香小店,它如同一串串紅辣椒,又如一盞盞紅燈籠,照亮了平民百姓平淡而又濃烈的日子。串串香又被稱為麻辣燙和小火鍋,它的店鋪比火鍋店相對要小一點,它的桌凳比火鍋店相對要矮一點,而它自助似的自選自燙的吃法,在品種和價格上都比火鍋店更有優勢──只需十塊錢左右,你就可以吃到好幾十種菜肴,吃得你又麻又辣又燙,眼前熱浪翻滾,心中熱流奔騰……
冒菜什么都可以“冒”
冒菜就是用中藥和各種調料配出的湯汁燙熟的菜,諸如最出名的六香冒菜、三顧冒菜,是以獨家秘制香料為尊。湯料用幾十種無害中草藥熬制,輔以秘制調料及常用調料,麻中不麻,辣中不辣,老少皆宜,健脾健胃,不上火,不敗胃。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如果你以為這就是一個菜,那就大錯特錯啦,這只是一種做法而已。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菜,就叫“冒菜”?!懊啊弊衷谶@里是動詞。先準備一鍋麻辣鮮香的湯汁,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鍋里煮熟,然后盛到碗里,順便再舀一勺湯汁。冒菜的原料不限,這點和串串香類似,什么都可冒,什么都可上桌。冒菜和串串香的區別大概在于,冒菜的湯也可以喝,而串串香的鍋底估計沒人敢用勺子舀到嘴里去的。
特色小吃百年老店,葷素一網打盡
鐘水餃:始創于1893年,創始人鐘少白,后來的廚師叫鐘樊森,因開業之初店址在成都的荔枝巷,鐘水餃故又稱“荔枝巷水餃”。該店最為著名的品種有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兩種。紅油水餃味微辣、鮮香、咸中帶甜,再配以該店特制的椒鹽酥鍋魁,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板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制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F在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號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心,韓包子具有皮薄色白、花紋清晰、餡心細嫩、松軟化渣、鮮香可口等特點,色、香、味形俱佳?,F在韓包子在挖掘傳統包子制作技藝的基礎之上又創制了不同口味的包子新品種,共有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蘑、附油等8種,另外還有韓包子系列套餐供應。
青石橋三絕:肥腸粉、蕎面、糖油果子。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里面燙熟后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后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青石橋的蕎面是成都為數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蕎面,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店很小,機器現場壓制蕎面下鍋。糖油果子以糯米、紅糖和芝麻為原料,將糯米粉團在油中炸制后裹上白芝麻并用竹簽穿起來。微帶酸味的粘軟糯米、焦脆香甜的外皮和著白芝麻,嚼在嘴里,越吃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