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鎮居住單元房,局限于七八十或百四五平方米,三房一廳或四房兩廳,常常有拘束感覺。即使買一塊地皮自建房子,上管天下管地,但房子四周非街道即鄰居,被緊緊的圍起來,想尋找一棵野草都困難,仍覺得不那么自由舒暢。
一次去云南麗江旅游,中午到一家納西族農戶吃飯,整團隊人都覺得看到真正自由舒暢的家園。這家農戶獨成院落,即是說院落四周是道路或空地,不緊挨別戶人家,使得花草竹木有了生存的空間。你看,圍墻圍著院子,花草竹木擁著圍墻,大路或巷道又隔著著花草竹木,很有風景。大門于院墻中部挪進幾尺而建,產生兩扇折墻,使門口呈“八”字形。門建得舒展自如,隨意拔高,隨意加寬。拔高則有空間建門蓋,來個挺頸懸山式,既有遮風擋雨功能,又具備藝術魅力。加寬則有足夠空間隨心所欲立門柱架門枋安門扇。因為有足夠的空間,門柱門枋的上色,門扇雕刻都顯得灑脫大方,帶上豪氣。
進入大門,院內生機勃勃的自然氣息迎候著我們。花圃、花缽,葡萄架,果樹把院落布置的姹紫嫣紅,生機勃勃。東、西、南三面是畫壁,畫著山水樹木花鳥,題上東巴文字、漢字。北面是一座廊亭,將整個院落隔成前院后院。環顧前院,宛然一個小型園林,抬頭低頭,左顧右盼都是恬然自得綠色植物。
正在欣賞之間,里面傳開飯,我們穿過廊亭,進入后院。
后院的北面是正房,東西是廂房。房子是納西族干欄式木房子,建在三層臺階上。有兩層樓,均留出走廊。正屋部分是落地柱,飄出走廊一面是吊腳柱。柱子裸露部分用具有防潮功能和審美功能的木線條包裝起來,落地柱腳墊上鼓狀墊腳石。雙層琉璃瓦檐形色劃一,檐角高挑。門窗雕刻圖案,漆上色彩。走廊扶手和木格子儼然藝術品的組合。三組房屋結合一體,納西族干欄建筑風格盡寓其中。
院落天井地面用瓦片、碎石等嵌成各式花紋圖案。其圖案四周為四只蝙蝠,中心為一個大“壽”字,寓意“四福齊壽”。天井四周種上果樹和細竹,還有一株葡萄。后院屋舍靚麗,綠樹掩映,花果飄香,青藤蔓繞,大小紅燈羅列檐下樹間,整個院落風景別有洞天。
我們團隊的飯桌擺在西廂房走廊里。桌上食具也體現納西民族的心靈手巧。比如蒸飯的籠子,是精細的竹片組和合而成,小巧玲瓏。人坐游廊里猶處于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飯也就吃得特別香。
南北坊之間有一道門,貼著納西族文字對聯,我頓生好奇感,放下飯碗走過去看。納西文旁注上有漢字譯文:不怕鐮刀鈍,只怕籃底漏。橫批就——一個“春”字。我即展開解讀:“春”提示要高度重視一年之生計。“不拍鐮刀鈍”是說勞動要舍得下力氣,即使付出工具磨損變鈍的代價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只怕籃底漏”強調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節儉,鋪張浪費,如此,再多的財富也會從“藍底”漏完。很有警世作用啊,堪稱納西民族的哲學精粹。
這戶納西族農家院特色突出,亮點多,成為人們心中理想的家園。我最鐘情它的舒展自如和貼近自然。當然這樣農家只能出現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因此,我不渴望在我的駐地享受到這樣的院落。但是我要在思想上移植這戶農家所有的優勝,借以跳出心靈的拘束,擁抱自然與自由的廣闊空間,擴展視野,升華境界,恬適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