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一般以長江劃界,南方溫暖濕潤,北方炎熱干燥。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環境氣候,造就了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處事方式。相比較而言,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生活情趣。南人浪漫而北人木訥;南人細膩而北人敦厚。單是在吃上南人比北人就有更多講究。同樣是糯米,北方人除了包粽子,做湯圓,再就是把糯米做成米飯吃;南方人卻有更多新奇的花樣和做法:糯米團,糯米糕,糯米酒,糍粑還有桂圓糯米粥等等。八大菜系中,除魯菜和徽菜,南方菜系占了六個。因長江從安徽穿省而過,把安徽分為南北兩地,徽菜還不能單純算是北方菜系。南方人好吃,天上飛的,地下跑的皆可入腹。龍虎鳳燴,清香果子貍……逮什么吃什么。比如活吃猴腦,先將猴子腦袋上的毛拔光、洗凈,再牽到餐桌中間固定的圓孔內,天靈蓋露出桌面。服務員用特制小錘將猴子天靈蓋敲掉,就餐者用勺子舀起還冒著熱氣的猴腦放在備好的調料里吃起來。根據同位素進補觀點,吃腦自然補腦,只是這種吃法有些殘忍。在上海南京路,曾吃過一道菜,菜名記不得了,一盤菜就一片五花肉,但這道菜卻看起來誘人,色香味俱全,令人饞涎欲滴。于是感慨:北方佬不懂吃!
南人聰慧,性靈唯美。這種唯美從骨子里流露出來,自然而然,毫不做作,從古自今一脈相承。東晉陶淵明(今江西九江人),一首《飲酒》詩所表現出的寄情山水,超脫世俗的情懷讓后世無數人為之折服?!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所描繪的人景相融、自然本真已經達到了無物無我的境界,自然即我,我即自然。這種境界只可意會,無法言傳。而唐代詩人劉禹錫(今徐州人,一說洛陽人),自永貞革新失敗被貶朗州,十年后奉召還京。卻因游玄都觀寫了“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結果開罪朝廷新貴再次被貶,直到十二年后才被召回。劉禹錫故地重游,又寫了《再游玄都觀》,其中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詩句,表現了詩人不畏權貴,寧折不彎的個性。和陶淵明的隱逸遁世相比,劉禹錫的性格就少一份淡然,多了一份倔犟。這多少也說明南北詩風的不同和南北詩人性情的差異。
江南盛產美女。江南女子恬淡溫婉,衣裙款款,在眾香國里艷冠群芳,真是粉妝玉琢,飄搖若風。南方女人貌美如花,南方男人自然瀟灑俊逸,風流倜儻。江南自古出才子,最有名的當屬唐伯虎了。雖然唐伯虎一生窮困潦倒,徒有風流之名,至今被人誤解,不過是真名士自風流。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生性狂放不羈,辭官后更是與失意文人、僧侶為伍。鄭板橋曾寫過一首《雨竹題詩》: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詩人借竹自喻,一副超凡脫俗之象,這應該是鄭板橋本性使然。江南冬不冷、水不寒,就連傳說也是離奇浪漫。民間四大傳說中,除牛郎織女出生地不可考證外,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三大傳說中的主角皆出生在南方。人與人,人與妖,凄婉動人的故事,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而造化弄人,春恨秋悲無不演繹著愛情生死的絕唱。其實包括江南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比如湯顯祖些的《牡丹亭》、馮夢龍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這些經典作品和傳說有一個共同之處:江南女子對愛情的執著比男人更癡絕,而江南男人過于灑脫和隨性,反而對愛情顯得不夠堅貞,缺少舍命相許的勇氣。
去大云南大理旅游,游覽了程海和洱海。所謂的“海”還不如北方人造的水庫大,甚至連湖都算不上。桂林市有一個七星公園,因七星山上七座峰如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七星公園是桂林山水精華的縮影。園內古代建筑、碑林石刻保存完好。和朋友在園內游玩時,被一標志牌吸引,牌子上寫著“煙雨湖”三個字。忽然就有一種淡淡的柔情從心底升起,腦海閃過許多畫面:春暖花開的三月,柳枝輕拂湖水,水面倒影藍天,或是霏霏細雨的天氣,有情人沿著湖畔躑躅,嘴里吟詠著天不老地不荒的諾言……這鏡像,充滿淡雅又純真的意境。在煙雨湖三個字前面沉思良久,我們沿著箭頭所指方向,走過一個小慢坡,看見一個小水坑,不能橫舟,也無法垂釣,就是一坑死水。幾蓬蓮葉遮檔著午后的陽光,一畦水草紛繁蕪雜。于是便有一種失落,覺得這一坑死水侮沒了“煙雨湖”三個字。又一想,給這水坑起名煙雨湖的人定是個詩人吧,只有詩人才有這種浪漫想象。
大理的程海洱海,桂林七星園里的煙雨湖,雖然名不符實,但也反映了南方人自娛樂觀,內心豐富的一面。比之北方,把黃河最著名的瀑布稱作壺口瀑布,把黃河最大的之流稱作渭水,是把大往小里說,而南方人把一條蜿蜒的河流叫作麗江,把湖叫作海,是把小往大里說。這似乎也說明了南人個性張揚而北人含蓄內斂。
所以南人溫情浪漫,個性張揚總是與所處地域脫不了干系。南人北上,一般是想賺北方人的錢,而北人日子過不下去,就去“闖關東”。當北方人花費許多心血想要達到目的時,南方人早已用快捷高效的方法走在了北方人的前面。這固然與南方人“大”思維有關,卻多少還有點阿Q式的精神安慰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