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做個中國人,是前輩子修來的。我們有太多的恩寵,其一就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飲食文化。
【花饃】
出產地:山西聞喜
花式饅頭是北方節日慶典中的傳統面食。制作花饃的工具除了搟杖、筷子,還有剪刀和梳子。花饃制作沒有任何教材和圖紙,全憑一代代的口傳心授。栩栩如生的造型叫人不忍下口。
【搟面皮】
出產地:陜西岐山
搟面皮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代的冷淘面,如今已是陜西最受歡迎的民間小吃,其中又以岐山搟面皮最為正宗。搟后再蒸,蒸熟后切成條,用辣子油、岐山醋等調味,口感爽滑筋道。
【米灌腸】
出產地:云南麗江
米灌腸是用米灌制的“香腸”,是云南納西族的一種傳統小吃。每到殺年豬時,人們就把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調拌在一起,灌入加工好的豬腸子,食用時切成圓片,或煎或蒸,香味濃郁。
【大奶卷】
出產地:北京
大奶卷制作方法十分講究,首先將5公斤牛奶煉剩約3公斤,晾涼后取凝結好的奶皮,卷成奶卷,切成小塊食用,包裹以桂花糖、芝麻仁做成的餡,入口細膩,奶香醇厚。
【貢糖】
出產地:閩南地區
貢糖屬于帝王的御膳專享。雖然只有花生和糖兩大原料,但烘焙的花生是在氣味最濃郁的狀態下與麥芽糖混合,再經過人工搗碎、夾纏等工序,最終切塊成形,酥脆可口,唇齒留香。
【蘆兜粽】
出產地:廣東中山
很早以前,中山一帶的郊野多蘆兜,有人試著用它裹粽,竟別有風味。蘆兜粽分甜咸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棗泥;咸的有蛋黃,冬菇、叉燒等,圓棒形的外觀也與一般的粽子大為不同。
【鮮肉月餅】
出產地:江浙地區
鮮肉月餅在江南地區由來已久,和其他月餅的最大不同就是以鮮肉做餡,餅皮經過烘烤十分香脆,又因浸透著肉汁的香濃,帶有一點韌性,咬上一口,湯汁豐腴,口感很是特別。
【毛豆腐】
出產地:安徽黃山
“毛豆腐”是黃山一帶的傳統菜肴,通過人工發酵,讓豆腐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用油煎后,以蔥、姜、糖、鹽及肉清湯,醬油燴燒,佐以辣椒醬食用,鮮醇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