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歷年世界十佳海灘排名,還是BBC 評選的“人一生必去的五十個旅游勝地”,泰國普吉島和柬埔寨吳哥窟從沒跌出榜單前十。東南亞的旅行寶地很多,但風姿不衰,芳華常在的,這兩位似乎永遠榜上有名。
普吉島
安達曼海的珍珠
從內容和品味上,普吉島都能滿足游客的所需。追求奢華享受的,迷宮般的超豪華海濱酒店里有“Oppa 泰國style”的微笑服務;熱衷戶外活動的,潛水、攀巖點和徒步,騎車線路多得數不過來;體驗異國風情的,可以游走東西海岸的眾多海島,尋覓不同主題的海灘派對。
從自然景觀的角度上來說,皮皮島(Phi Phi Don)無疑是普吉島的精華。海中風光像桂林漓江兩岸,山峰般的島嶼突兀升起,寧靜海水和精細沙灘美若夢幻,附近的天堂灣又是極佳的戲水去處。每天上午,數十艘游艇載著上千游客來此觀光和浮潛。另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是芭東海灘,它幾乎是普吉島之夜的代名詞。
這里跟曼谷的高山路非常相似,酒水共霓虹一色,游客數量超過了本地人,空氣中飄蕩的荷爾蒙和酒精味超過了麗江、烏鎮和陽朔的總和。除此之外,海灘上還有出售各種紀念品的小店和價格公道的餐廳。作為泰國旅游業的縮影,秉承一貫的服務宗旨——滿足所有游客的所有游樂需求。
人妖表演最顛覆我之前的主觀想象,它已經發展成為聲光電完美結合的超級綜藝秀,水準幾乎與國內的“印象系列”齊肩,冠以“印象普吉島”也不算過分。人妖秀通常以歌舞為主,節目編排兼顧觀眾的文化和喜好,比如《瀟灑走一回》和《何日君再來》,“阿里郎”和“江南Style”等。演出從頭到尾都是高潮,來自不同地區游客的掌聲和歡呼從未間斷。
吳哥窟 叢林里的建筑奇跡
整個東南亞,沒有哪個地區的歷史遺跡有能力挑戰吳哥窟的地位。有趣的是,它的發現和發展跟中國密切相關。吳哥窟最繁盛的年代,正是中國的元朝。一個叫周達觀的溫州人曾經跟隨使團出訪真臘(當時柬埔寨國名),并根據所見所聞寫下了內容頗為詳細的游記《真臘風土記》。1819 年,法國人雷慕沙將其翻譯成法語,但未在歐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在遙遠的中南半島的熱帶叢林里,不可能存在比歐洲建筑更為華美的宮殿。直到1861 年,在當地人的指引下,讀過該書的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發現了沉睡近600 年的吳哥王城。
吳哥的另一個標志性建筑是巴戎寺,遠遠看去像一座山的廟宇。總面積不大,但密集地分布著54 座巨型四面佛雕像,總計216 張面孔。很多學者認為,它們是當時的真臘國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孔。既然巴戎寺當時是真臘王國的國寺,那么把國王的面孔刻在廟宇的每一面墻上,注目王國的四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216幅面孔中,只有一幅是微笑著的,那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了。
吳哥地區還有一處不可錯過的自然景觀——洞里薩湖。它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湖泊,有“東南亞之肺”的稱謂,對柬埔寨乃至東南亞的氣候、自然環境和資源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每年5 至11 月的雨季,喜馬拉雅山冰雪消融,湄公河水位暴漲,水倒灌洞里薩湖,使后者的水位高達9 米,湖水面積達到16000 多平方公里;到了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開始流入湄公河,面積會急劇縮小到2700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只有1 米,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季節間歇湖”。柬埔寨人吃的75% 的魚類來自洞里薩湖,而對于湖上幾十個水上村莊的居民來說,它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