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投籃出手次數的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兩名運動員的球場表現——科比在與勇士的比賽中41投16中砍下34分;而效力于CBA浙江隊的昆西·杜比在與山西隊的比賽中38投25中,砍下75分。發現什么問題了嗎?出手次數多不一定就能砍高分,只有命中率提高了,才能對得起出手次數,否則就會成為別人口誅筆伐的對象,而40次出手也似乎成為球員投籃的一個不成文的標準。出手投籃超過40次,不僅僅是代表著球員對于得分的癡狂,也代表著他們在球隊中的超然地位。
盡管杜比和科比兩人不是一個級別的球員,而且聯賽水平也不同,但是能在一場比賽中出手大約占了球隊的一多半,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在NBA中,自1985-86賽季正式開始這項統計以來,NBA一共出現過26次單場比賽個人出手超過40次的情況,但也僅僅只有九名球員完成過這一“壯舉”。這其中,除了多米尼克·威爾金斯——1988年2月19日面對湖人42投17中得到38分,有趣的是同場比賽湖人球星詹姆斯·沃西也拿到38分,不過他只出手了27次;大衛·羅賓遜——1994年4月24日對快艇41投26中砍下生涯最高的71分;沙奎爾·奧尼爾——1996年3月22日對華盛頓子彈40投21中得到49分;哈基姆·奧拉朱旺——1997年1月30日對掘金40投24中得到48分;克里斯·韋伯——2001年1月5日對步行者47投24中得到51分;扎克·蘭多夫——2007年1月27日對灰熊40投16中得到42分這六名球員各有一次之外,剩下的20次全部由三名球員完成的。他們不是別人,正是近30年來NBA出產過的最強勁的得分手——邁克爾·喬丹、阿倫·艾弗森和科比·布萊恩特。
喬丹的40+出手基本集中在他奪冠之前的歲月,1986到1990年,他有五場比賽出手超過40次,但在這五場比賽中,公牛只贏了一場,就是在1988年季后賽次輪第二場,喬丹在騎士頭上45投24中砍下55分。不過要論最經典的一場,首當其沖就是在1986年季后賽首輪面對凱爾特人41投22中得到63分(至今仍是綠軍主場的失分紀錄)。盡管最終輸球,但薩姆·史密斯還是將這場比賽稱為“史上最好看的比賽”。1986年11月28日,公牛負湖人,喬丹43投19中得到41分,這場比賽喬丹和查爾斯·奧克利一共搶了15個前場籃板,比湖人全隊的前場籃板還多5個。1987年1月15日,公牛負火箭,喬丹43投17中得到43分。1990年2月14日,因為球衣被盜,喬丹當場穿著無名的12號出場,那場比賽他43投21中得到49分,但公牛輸球。
在1991年奪得人生第一冠之后,喬丹單場出手過40只有兩次。1993年1月16日,公牛負魔術,喬丹49投27中砍下64分。這場比賽里,為魔術效力的斯科特·斯凱爾斯用15次出手得到31分。1993年總決賽第三場,公牛與太陽激戰三加時,喬丹43投19中得到44分。值得一提的是,斯科特·皮彭在這場比賽35投12中。而這場比賽之后,喬丹再也沒有單場出手超過40次,他職業生涯出手次數超過40的比賽戰績也就停在了1勝6負。
很多年后,1996年選秀大會被認為是自1984年之后,NBA歷史上出產人才最多的一屆。艾弗森是這一年的狀元,新秀賽季就有場均23.5分入賬的他場均得分在進入聯盟前六年中節節攀升,到了1999-2000賽季,他場均可以得到28.4分。2000年2月6日面對國王,他40投20中得到50分并率隊獲勝。而自2000-01賽季開始,艾弗森迎來全面爆發,場均31.1分第二次成為得分王。這個賽季,他有兩場比賽出手超過40,包括在2001年1月21日對陣猛龍,他40投20中得到51分,而那場比賽,文斯·卡特也有生涯最高的36次出手(得到39分)。

艾弗森在同一個賽季第二次出手超過40次,則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戰。2001年6月6日,總決賽第一場,76人做客洛杉磯。盡管奧尼爾砍下44+20的大號兩雙,但那也只能成為季后賽史上最強個人表演之一的陪襯——艾弗森41投18中砍下48分,率隊爆冷戰勝衛冕冠軍湖人,那場比賽76人其他球員總共出手42次。之后2002年1月15日,艾弗森在對火箭的比賽中42投21中得到58分,刷新了個人單場得分紀錄。而他出手超過40次的比賽戰績為3勝1負,勝率比喬丹和科比都高很多。
與同屆艾弗森早年的風光不同,由于奧尼爾的存在,科比在自己的前五個賽季里出手超過30次的比賽也只有八場。OK組合分裂前,他只有三場比賽出手過40,而且全部出現在2002-03賽季——也正是奧尼爾開始被傷病侵襲,OK關系出現裂痕的一年。2002年11月7日可能和鷹郡事發當天一樣,是科比被“黑”次數最多的一天。與“81”齊名的數字“17/47”在這一天誕生了。他在這場對凱爾特人的比賽中47投僅17中得到41分,打出單場30鐵,這是40+出手的所有比賽中命中率最低的一場。而就在“17/47”過去沒多久,科比再次取得類似的數據——11月15日對勇士,他40投18中得到45分。其實這兩場比賽科比出手超過40次的主要原因是奧尼爾缺陣,如果有超人坐鎮內線,就算科比有心,“禪師”也不會讓他有出手過40的機會。
動蕩的2002-03賽季讓湖人失去了沖擊四連冠的機會,科比跌入了職業生涯的低谷,他在這個賽季僅僅于2003年2月14日輸給馬刺的比賽時41投19中得到44分。為了證明自己,好勝心堪稱史上最強的科比在奧尼爾離開后,選擇了用得分作為他的反擊方式,2005年至2007年間,科比奉獻了自喬丹的1987-88賽季以來最強大的個人得分秀——2006年1月7日戰勝快艇,科比41投17中得到50分;2006年1月22日戰勝猛龍,科比46投28中得到81分;2006年12月29日輸給山貓,科比45投22中得到58分;2007年3月30日輸給火箭,科比44投21中得到48分。
穿插在這兩年間的故事包括兩個得分王,一個場均出手27.2次得到35.4分的賽季,單季總出手數僅次于張伯倫、喬丹、貝勒、巴里和海耶斯創下的紀錄,當然還有無數爭議。2008年1月14日,加索爾交易完成前夕,科比在對超音速的比賽中44投21中得到48分。隨后湖人連續三年闖進總決賽,科比再也無需擔負那么重的得分負擔——本賽季對勇士,是他在和加索爾成為隊友后首次出手數超過40次的比賽,這41投16中砍下34分也成為史上最低效的出手40+表演。
現在我們還可以想像一下,以后還會有誰單場出手能超過40次?現代籃球講究效率和功利,防守體系也日益發達(聯防的產生等等),你很難再看到球員會偏執到一場比賽出手超過40次。近十年也就是科比和蘭多夫兩個——蘭多夫在開拓者打球時被看作是神經病——考慮到球隊利益和化學反應,出手40次怎么看都不是個利大于弊的比賽方式。何況這些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往往都沒有數據表面風光。難怪勒布朗·詹姆斯說自己不會多出手,其實職業生涯出手30+次數還沒有科比一個賽季多的他并非沒那個能力,只是在這個聯盟,得分狂常有,偏執狂不常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