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英國的布里奇小鎮都會舉辦世界性的吹牛大賽,每位參賽者最多有5分鐘大吹大擂的時間,評委根據其想象力、表現力和厚臉皮程度,評出最終的獲勝者——世界吹牛大王。
布里奇小鎮的鎮長哈維爾說,這項賽事是為了紀念19世紀一位名叫威爾·里特森的酒館老板而設立的。當年,威爾經營著鎮上唯一的酒館,每晚,小鎮上的人都會來酒館飲酒或閑坐。只要有客人,威爾就會漫無邊際地瞎扯。老顧客都知道威爾十分幽默,因擅長吹牛而出名,所以沒人會去揭穿他,因為這能讓工作了一天的他們身心放松。威爾89歲時無疾而終,臨終前他把酒館贈予了小鎮政府。為了紀念這個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人,威爾去世的第二年,小鎮就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吹牛大賽”。
一開始,吹牛大賽并未引入關注,參賽者也局限于小鎮及周邊居民。當地農民約翰·格雷厄姆參加過24屆吹牛大賽,獲得了7次冠軍,被封為“吹牛大王約翰”。2003年,倫敦著名喜劇演員休·珀金斯意外來到小鎮參賽,憑氣候變化導致人們騎駱駝去上班的故事奪冠。布里奇小鎮的吹牛大賽由此被媒體廣泛報道。2006年,南非導演阿布里·克魯格慕名前來參賽,成為首位奪冠的外國人。之后,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喜歡吹牛的人每年11月聚集在此,參加吹牛大賽。
2012年度的比賽中,“世界吹牛大王”的桂冠被英國倫敦的格倫·博伊蘭摘得。他是核電站工人,他制勝的故事開場白是:“你們不會相信這個的……”故事說的是在一次蝸牛賽跑中,查爾斯王儲建議他把蝸牛殼取下來,好讓蝸牛更具流線型,跑得更快。他照做了,但還是輸掉了比賽,輸光了所有的錢……
吹牛不是罪,吹牛不上稅,吹牛如果能帶給人自我滿足感,使人身心舒暢,還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何樂而不為呢?想吹就吹,吹出健康,吹出快樂,這才是布里奇小鎮舉辦吹牛大賽的最高宗旨。
(小秦摘自《知識窗》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