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防風驅寒
古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的說法。大寒節氣,天氣寒冷,大自然陰氣極盛,陽氣沉降至極并準備生發。在這個承前啟后的節氣里,防風御寒是第一要務。除了適度添加衣物,做好防風保暖工作外,還要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滋養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陽氣升發。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大寒時節驅寒食材
羊肉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冬季補腎可以讓我們在冬天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病。而羊肉正是這種溫性的食材,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使人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御寒作用。
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多半在脫殼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面包等。
辣椒
辣椒中的維生素種類和含量異常豐富,適當食用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溫暖脾胃,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改善怕冷、凍傷和血管性頭疼。如果遇寒出現嘔吐、腹瀉、肚子疼等癥狀,可以適當吃些辣椒。
海參
海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50多種天然珍貴活性物質,寒冬食用,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防寒能力。
桂圓
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益智寧心、安神定志的功效,常食能改善虛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
糯米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淀粉等,為溫補強壯佳品,具有御寒滋補功效。糯米不好消化,不宜食之過量,老人、小孩、脾胃虛弱者尤應注意。
海帶
海帶、紫菜等含碘食物可以促進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甲狀腺激素具有生熱效應,它能加速體內(除腦、腺、子宮外)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皮膚血液循環加強,抗冷御寒。
洋蔥
洋蔥營養豐富,氣味辛辣,是俄羅斯人最喜愛的抗寒食品。洋蔥鱗莖和葉子含有一種稱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能抗寒,抵御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及發散風寒的作用。
御寒美食
八寶飯
食材: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
做法: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即可食用。
功效: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健體抗寒的作用,特別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的人群食用。
山藥羊肉湯
食材:羊肉500克,懷山藥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
做法:1.將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切成段,姜拍破。
2.把羊肉、懷山藥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即成。
功效: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的功效,最適合大寒時節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