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榮
(個舊市第一高級中學 云南 紅河 661000)
石娟
(臨滄市耿馬縣勐永芒糯完小 云南 臨滄 677500)
對于處理一些復雜、抽象的物理過程和物理狀態的問題,文獻[1]采用了一款物理仿真實驗室的教學軟件,通過它可以方便地制作所需課件,使其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事實上,除此之外,物理仿真實驗室還可以將物體的運動狀態與過程生成AVI動畫,成為教學中PPT的視頻資源;還可以利用“運行”菜單欄下的“實驗數據曲線”展示物體運動過程中位移、速度、加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曲線.基于上述功能,我們利用該軟件研究繩系小球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情況.

A.將球由A點靜止釋放,到達B點的速度為零


D.在B點給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v0,球能通過最高點D;若在B點給小球水平向左的速度v0,則小球也一定能通過最高點D[2]

圖1
此類問題的典型特征是小球機械能可能不守恒.那么,如何判斷小球機械能有損失[2]?運動過程中小球的速率、加速度大小如何變化?下面先用“物理仿真實驗室”(操作步驟文獻[1]中已詳細敘述,這里簡單帶過)模擬實驗,然后再進行理論分析.
(1)新建實驗,設置實驗基本環境[1].按照需要,本次需考慮重力,重力加速度設為10 m/s2.
(2)創建運動對象與勻場電場.實驗參數設置為M=1 kg,q=1 C,小球初位置(1,0),初速度為零,E=10 N/C,電場方向0°,輕質細繩為懸掛型,長度為L=1 m.
(3)運行.設置完成后,單擊“實驗數據輸出設置”、“實驗數據曲線”,顯示小球速率v、加速度a大小隨時間變化情況.點擊“運行實驗”按鈕,獲得如圖2,3,4所示的圖像.

圖2 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的運動圖像

圖3 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v-t圖

圖4 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a-t圖


法向加速度
an=2g(sinθ+cosθ-1)
利用MATLAB繪制出如圖5所示的加速度與夾角θ的關系圖.

圖5 小球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與夾角θ的關系圖





圖6 小球從C點靜止釋放的運動圖像

圖7 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v-t圖

圖8 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a-t圖
(1)每個周期內小球加速度的大小為什么會隨速率呈同步性增減變化,不再是“W”形?

法向加速度


圖9 小球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與夾角θ的關系圖
由圖9發現切向加速度與法向加速度隨θ變化與圖7一樣,區別在于由于v的引入,使得法向加速度整體上移,大小始終比切向加速度大,故小球合加速度變化主要由切向加速度主導,出現加速度的大小隨速率同步變化的現象.
(2)繩子瞬間繃緊的位置小球損失機械能的大小.
由動能定理可求繩子未繃緊前B點的速度,繩子的作用使得B點速度在沿繩子反方向的分速度瞬間變為零,故損失的機械能為mgL.
(3)繩系小球系統,小球做圓周運動的條件.



圖10 小球從E點靜止釋放的運動圖像
對于繩系小球系統,可以表述為在某復合場中,將長為L的絕緣細線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連接質量為m的小球,用手托住小球并使細線處于自然伸長狀態,讓小球從豎直面內任一點靜止釋放.設小球運動過程中除受到細線拉力外,還受到其他的恒力作用,且這些恒力的合力為F.
(1)小球沿圓弧往復運動時,速率隨時間呈半波形周期性變化,增減變化趨勢可從F做功的正負來判斷,速率峰值的位置為速度方向與F方向相垂直的位置.加速度的大小雖由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
速度共同決定,但增減變化趨勢可能由兩者交替主導,也可能僅由法向加速度單獨主導,這取決于兩個分加速度的大小關系.


參考文獻
1 王浩,吳偉.物理習題教學中“仿真物理實驗室”的應用.物理通報,2013(03):67~69
2 王加元,陳燕,馮杰.正負遷移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影響舉隅.物理通報,2013(03):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