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丹
(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廣東深圳518029)
深圳地鐵11號線是深圳軌道交通線網中的一條西部快線,線路總長51.495 km,其中含兩段高架線路,分別位于碧海站-機場站之間(寶源路段),以及福永站-后亭站之間(寶安大道段),占線路總長的2.51%。
碧海站-機場站高架區間標準跨推薦采用結構功能適用性較好、技術成熟的預應力混凝土斜腹板箱梁結構。普通梁部主要采用30 m單箱單室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梁頂寬10.2 m,梁高2.0 m。截面采用斜腹板飛雁式,箱梁翼緣根部及腹板、箱底交界處采用圓弧倒角處理,保證梁體外觀的線條流暢。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藝成熟,與周邊環境及線路線型適用性強,同時與非標準大跨連續梁過渡自然,如圖1所示。
圖1 地鐵上部結構橫斷面(單位:mm)
3.1.1 恒載
(1)結構自重:混凝土容重按26.5 kN/m3計,按實際斷面計算重量。
(2)二期荷載:包括軌枕板、鋼軌、扣件、感應板、橋面防水層、護欄、接觸網、電纜及支架、疏散平臺、聲屏障等,雙線按126 kN/m計。
(3)預應力:按照《鐵路橋梁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02.3-2005)計算。
(4)混凝土收縮和徐變:按照《鐵路橋梁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10002.3-2005)計算。
(5)基礎變位:按1 cm考慮。由于簡支梁是靜定結構,因此支座位移不產生內力和應力。
3.1.2 活載
3.1.2.1 列車荷載
該項目按八節車輛編組設計,重車軸重160 kN,空車軸重80 kN,見圖2所示。
圖2 列車荷載示意圖
3.1.2.2 列車豎向動力作用
按《地鐵設計規范》第9.2.6條,沖擊系數1+μ=1+0.8×α×6/(30+L),L為橋梁跨度(m)。α=4×(1-h),取α=2。計算得出該橋沖擊系數為1.16。
溫度力按《鐵路橋涵基本設計規范》與《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規范》規定進行計算。
整體溫差:升溫溫差按T=25℃計,降溫溫差按T=-20℃計。由于簡支梁是靜定結構,因此均勻升、降溫不產生內力和應力。
日照溫差:按單向考慮,升溫溫差按T0=20℃考慮,降溫溫差按T0’=-10℃考慮,簡支梁在梯度升、降溫作用下不引起內力,但有應力存在。
主力組合:結構自重+二期恒載+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和徐變+活載。
主力+附加力組合:結構自重+二期恒載+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和徐變+活載+日照溫差。
主力+特殊荷載組合:結構自重+二期恒載+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和徐變+活載+脫軌力。
脫軌力:按《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03)第9.3.7.2條辦理。
梁體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結構設計參數如1、表2所列。
表1 結構設計參數表
表2 預應力鋼束配置情況一覽表
圖3 支點斷面圖(單位:mm)
圖4 跨中斷面圖(單位:mm)
根據荷載組合要求的內容進行主梁強度、抗裂性、應力計算,驗算結構在運營階段應力及主梁極限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梁部結構的靜力計算分析采用平面桿系理論,主梁縱向采用橋梁博士軟件進行計算,以主梁軸線為基準線劃分結構離散圖。全橋共劃分15個節點,14個梁單元。結構有限元模型如圖7所示。
5.2.1 施工階段劃分
(1)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混凝土,張拉預應力鋼束;
(2)施工二期恒載;
(3)考慮1500 d收縮徐變。
圖5 腹板鋼束配置立面圖(單位:mm)
圖6 底板鋼束配置立面圖(單位:mm)
圖7 結構離散圖
5.2.2 施工階段應力驗算
根據橋規TB10002.3-2005第6.4.4條,假定預應力張拉時,混凝土的強度已經達到標準強度的100%。
壓應力:σc≤0.75fc'=0.75×33.5=25.1(MPa);
拉應力:σct≤0.7fct'=0.7×3.1=2.17(MPa)。
表3為施工階段混凝土應力匯總表。
表3 施工階段混凝土應力匯總表(單位:MPa)
由表3可知,施工階段上緣最大應力為:5.7 MPa,最小應力為:0 MPa;下緣最大應力為:14.4 MPa,最小應力為:0 MPa,均滿足規范要求。
依規范6.1.5條強度驗算的規定,主梁主力組合強度安全系數為:2,主力+附加力組合強度安全系數為:1.8。該梁為現場澆筑施工,不是工廠制造,按規范要求安全系數提高10%,分別為:2.2和1.98.主梁在成橋階段主力工況下選取代表性截面:跨中截面、1/4跨截面,進行正截面抗彎承載力驗算,具體結果如表4所列,主梁各截面強度均滿足規范要求。
表4 主力組合正截面抗彎強度驗算表(單位:kN·m)
運營階段,活載考慮地鐵輕軌活載的最不利加載,以及其他可變荷載考慮橋面板升、降溫。
將各種荷載進行二種組合,對正應力和主應力驗算:
(1)組合I:主力組合:恒載+活載+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徐變;
(2)組合II:主力+附加力組合:主力+溫度變化+支座沉降+制動力。根據橋規TB10002.3-2005第6.3.10-11條:運營荷載下正截面壓應力(主力組合)σc≤0.50fc=16.75 MPa,
運營荷載下正截面壓應力(主+附)σc≤0.55fc=18.425 MPa,
運營荷載下正截面拉應力σct≤0(不出現拉應力)。
5.4.1 主力組合(見表5)
表5 主力組合正截面應力驗算表(單位:MPa)
主力組合下,箱梁上緣最大正應力為:7.8 MPa≤16.75 MPa;上緣最小正應力為:0 MPa≥0 MPa;箱梁下緣最大正應力為:8.6 MPa≤16.75 MPa;下緣最小正應力為:0 MPa≥0 MPa,全截面沒有出現拉應力,滿足規范要求。
5.4.2 主力+附加力組合(見表6)
表6 主力+附加力組合正截面應力驗算表(單位:MPa)
主力+附加力組合下,箱梁上緣最大正應力為:10.5 MPa≤18.43 MPa;上緣最小正應力為:0 MPa≥0 MPa;箱梁下緣最大正應力為:9.4 MPa≤18.43 MPa;下緣最小正應力為:0 MPa≥0 MPa,全截面沒有出現拉應力,滿足規范要求。
根據橋規TB10002.3-2005第6.3.15條:
運營荷載下梁體最大剪應力τc≤0.17fc=5.695(MPa)(無豎向預應力)。
5.5.1 主力組合(見圖8)
圖8 主力組合箱梁剪應力包絡圖(單位:MPa)
主力組合下箱梁最大剪應力為:2.0 MPa≤5.695 MPa,滿足規范要求。
5.5.2 主力+附加力組合(見圖9)
圖9 主力+附加力組合箱梁剪應力包絡圖(單位:MPa)
主力+附加力組合下箱梁最大剪應力為:2.0 MPa≤5.695 MPa,滿足規范要求。
5.6.1 正截面抗裂驗算
根據橋規TB10002.3-2005第6.3.9條:
kfσ≤σc+γfct,γ=2S0/W0。
橋梁博士V3.2輸出抗裂性驗算的結果,是按6.3.9-2式移項后得到的σc-kfσ值,即只要滿足σc-kfσ≥-γfct(其中kf=1.2,γ>1)即可滿足規范要求。因此只要將橋博輸出的組合III的應力值與-γfct比較就可以判斷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表7為正截面抗裂驗算應力匯總表。
表7 正截面抗裂驗算應力匯總表(單位:MPa)
箱梁上緣最小正應力為:-2.38 MPa≥-3.1 MPa;箱梁下緣最小正應力為:-0.624 MPa≥-3.1 MPa,滿足規范要求。
5.6.2 斜截面抗裂驗算
根據橋規TB10002.3-2005第6.3.9條:
主壓應力(主力組合)σcp≤0.6fc=20.10 MPa(見表8)。
表8 主力組合混凝土主應力表(單位:MPa)
主壓應力(主力 +附加應力組合)σcp≤0.66fc=22.11 MPa(見表9)。
表9 主力+附加力組合混凝土主應力表(單位:MPa)
主拉應力(無豎向預應力)σtp≤fct=3.10 MPa。
主力組合下,最大主壓應力為:9.9 MPa≤20.1 MPa,最大主拉應力為:-1.7 MPa≥-3.1 MPa,滿足規范要求;主力+附加力組合下,最大主壓應力為:13.1 MPa≤20.1 MPa,最大主拉應力為:-2.9 MPa≥-3.1 MPa,滿足規范要求。
[1]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S].
[2]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