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遼寧省委、沈陽市委關于各級黨政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為民服務的有關精神和基層組織建設年的總體部署,沈陽市于洪區以“四抓四新”扎實開展“三聯三解一提升”千名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通過全區2531名黨員干部與全區82個行政村和88個社區、204戶企業、2327戶困難和特殊人群戶聯系對接,開展調查研究、結對共建、訪貧問苦,達到了排解群眾疾苦,化解社會矛盾,破解發展難題的目標,進一步提升了于洪區城鄉統籌發展水平。
下基層,知冷暖。于洪區委將本次下基層活動作為增進干部與群眾感情的橋梁和紐帶,進一步密切干群血肉聯系,做真、做實、做細,實現“三個打破”:一是打破“層層壁壘”。打破以往“前呼后擁”的狀態,在下基層中與群眾面對面,不搞層層陪同,真正傾聽百姓的呼聲,走到群眾中去,為科學決策掌握第一手資料。二是打破“傳統路徑”。打破以往“踩點設線”的模式,在下基層中隨機確定路線,不向基層打招呼,直接到問題和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及時掌握基層動態,了解實情,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三是打破“慣用套路”。打破以往“聽匯報”、“看資料”等固有套路,創新幫扶方式,樹立“幫扶效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幫扶辦法好不好實踐去檢驗”的思路,提倡組合幫扶、多措并舉,將扶貧、扶智和扶志相結合,有的放矢地做好幫扶工作。
下基層,助發展。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從自身實際出發,幫助村、社區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子,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加快推動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是聯系村、社區,共建致富路。為村、社區理清發展思路,積極為基層組織送政策、送信息、送項目、送物資、送服務,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幫助群眾共同致富。目前,全區黨員干部共與村、社區簽訂“共建承諾書”100余份,累計投入資金150余萬元,著力破解村、社區在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社會事業及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難題,助力基層發展。二是對接企業,合力促發展。及時掌握并解決駐區企業在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引導企業推進“兩化融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做大做強。2012年年初以來,全區12個經濟部門的204名黨員干部深入企業,在政策支持、生產場所、手續辦理、產業升級等方面提供幫助,有效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下基層,固黨建。在與基層聯系幫扶過程中,廣大黨員干部爭當基層黨建指導員,加強制度建設,活躍黨員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一是通過黨員干部與基層組織的結對共建,幫助基層黨組織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實現基層組織建設年“七個好”工作目標。二是協助街道黨工委抓好后進村整頓轉化工作,全區7個后進村實現了“后進變先進”的目標。三是區域化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協助組建社區黨委33個、黨總支22個、黨支部215個、黨小組722個,建立各種志愿者服務隊616個,全區樓宇黨小組、住宅小區(園區)黨支部實現全覆蓋。四是進一步擴大了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通過區域統建、村企聯建、群團幫建等形式,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344個,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0%,121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達到100%,居全市前列。
下基層,惠民生。全區各級黨員干部與貧困戶“攀親戚”、“結對子”,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困難。一是發揮職能優勢,根據幫扶區域的實際,提供信息、整合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群眾人居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二是深入困難戶和特殊人群戶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送觀念、送知識、送技能,通過記“民情日記”、提供物資幫扶及就業崗位信息等形式,將群眾的意見、建議帶回去,將群眾需要的送過來。三是將結對共建和黨員志愿者相結合,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構筑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將群眾的力量集中到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