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綱
(上虞市城南中學 浙江 紹興 312300)
何海明
(紹興市第一中學 浙江 紹興 312000)
伏安法測電池電動勢和內阻是中學物理一個重要的學生分組實驗.教材幾度變遷,這個實驗卻一直保持原貌不變,似乎已經非常成熟.但據筆者多年指導學生動手實驗的實踐來看,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有必要優化改進.
伏安法測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器材標準配備如下:量程0.6 A的電流表1只,量程3 V電壓表1只,20 Ω滑動變阻器1只,待測干電池1只(一般用舊電池),開關1只,導線若干.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原理: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依次記下電路總電流值和相應的路端電壓值,根據路端電壓和總電流的關系U=E-Ir,作電源負載線,根據圖線截距和斜率求出電池電動勢和內阻.

(2)電路沒有保護電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為零時會造成電池短路.
(3)干電池工作電流較大時極化效應明顯,內阻增大而且不穩定.
(4)電壓表示數變化的區分度小,電源負載線過于平坦,圖解計算誤差大.
(5)通常用內阻較大的舊電池做實驗,因新舊程度不同,電動勢和內阻參數一致性差,離散度大,實驗結果難把握.
為了避免電源負載線圖線過于平坦,在作圖上通常采取兩大技術措施:平移坐標,取某個測量電壓值U0為原點;放大電壓U軸標度,使得技術處理后圖線合理分布.盡管技術處理能夠避免圖線過于平坦、分布不合理的不足,但無法彌補電壓表讀數區分度過小所帶來的誤差.
(1)實驗電路改進
我們看到矛盾的焦點是在于干電池,單節新的干電池電動勢只有電壓表量程的一半,內阻小,電壓輸出穩定.新電池的優點卻成了學生實驗的缺點.采用疊加積累的方法,將單節電池改為二節電池串聯,這樣電壓表示數最大值可接近滿度;新電池內阻過小,串一只4 Ω標準電阻,增大等效內阻.串聯4 Ω標準電阻還能起到保護電路作用,防止電池短路過載.干電池在大電流工作狀態下,由于極化效應,內阻會迅速增大,路端電壓下降,影響實驗測量.改進后的電路克服了電壓表讀數區分度過小的不足.改進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2)補充測量數據
測量數據一般只記錄滑動變阻器滑片調節范圍內的讀數,受滑動變阻器制約,數據采樣范圍小.為了擴展數據取樣范圍,可補充變阻器斷開時的開路電壓.
(3)數據處理改進
傳統的實驗數據處理都是手工描點,然后畫出電源負載圖線,得到圖線的截距,求出圖線的斜率,從而獲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手工處理實驗數據確實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但也耗時費工,效率低下.在計算機普及的今天,不妨讓學生用電腦處理實驗數據.多數中學物理實驗數據處理無需比較專業的軟件,如Matlab,Mathematica或Maple.用學生熟悉的Excel軟件便游刃有余.打開Excel電子表格,輸入測量數據,插入圖表線性擬合即可,多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點即會.
實驗器材:電壓表型號J0408量程3 V,電流表型號J0407量程0.6 A,滑動變阻器2A/20 Ω,二節1 號干電池.
下面表1記錄的是依照改進后的電路圖2實測的一組實驗數據.

表1改進后實驗數據(二節新電池串4 Ω標準電阻)

I/A0.240.250.270.280.290.310.32U/V1.701.601.501.401.301.201.10
將數據載入電子表格,轉化為圖線,然后用直線擬合即可.操作步驟如下:打開Excel電子表,輸入實驗測量數據,選中“插入”(圖表)→“標準模型”(XY 散點圖)→ “添加趨勢線”(線性)→“選項”(顯示公式).結果如圖3所示.
從顯示公式可得串聯電池電動勢2.98 V,單節電池1.49 V,總內阻5.54 Ω,實際串聯電池內阻1.54 Ω,單節內阻0.77 Ω.

圖3
參考文獻
1 何海明.選用滑動變阻器要注意三個原則.物理通報,2012(6):80
2 何海明.對打點紙帶數據處理的改進.中學物理,20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