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禮明,陳英蘭
血脂康[1]為紅曲的提取物,目前主要用于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而紅曲古代稱丹曲,為曲霉科真菌紫色紅曲霉菌絲體及孢子,經人工培養使菌絲在粳米內部生長,最終整個米粒變為紅色所得的制品。在我國紅曲[2]很早就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著色、釀酒、發酵、中藥等。紅曲味甘、性溫,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化痰祛濕、溫中止痢功效,主治產后惡露不凈、瘀滯腹痛、食積飽脹、赤白下痢、跌打損傷等癥。適用于脾虛痰瘀阻滯癥的氣短乏力、頭暈頭痛、胸悶腹脹、食少納呆等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給予紅曲高度評價,“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甘、溫、無毒;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術也”。
現代藥理研究血脂康[3]含有13種天然他汀同系物莫納可林,還含有亞油酸、油酸、棕櫚酸及硬脂酸等不飽和脂肪酸。300 mg血脂康含洛伐他汀2.5mg,而常規劑量血脂康膠囊 (1 200 mg/d)降低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作用與阿托伐他?。?~10)mg、辛伐他汀(10~20)mg、普伐他汀20mg、氟伐他?。?0~40)mg相似;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抑制甘油三酯(TG)合成,所含的異黃酮具有部分雌激素樣作用,可能存在降脂、抗血栓、調節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和舒張血管等作用;所含有的氨基酸成分具有調脂、降糖、心肌保護、調節免疫功能、降低血壓、抗炎、抗氧化、保護內皮細胞和解毒等作用。中國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CCSPS)顯示[4]長期服用血脂康除可有效減少冠心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外,還可減少腦卒中的發生,并使腫瘤死亡危險及發生率降低。血脂康對此類疾病具有綜合調理和治療干預作用。因此血脂康的多種有效成分使其具有調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可能存在的抑制腫瘤作用。一味常用的且可作為食材的中藥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能與西藥他汀相媲美,值得從以下幾點重新認識和思考這味中藥,探索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和發展中醫的方法。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藥物的五色與五臟關系密切。當然其間的關系是以天然色味為基礎,根據其不同性味、歸經、功效,按照五行歸屬來確定的。中醫經典對心的認識主要為“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其脈鉤,其味苦,其色赤”“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薄靶恼撸迮K六腑之大主也”。心在色為赤,多數色紅的中藥歸心經,可起到活血、通脈、安神等功效?!侗静萁浗庖酚涊d:“紅曲以白飯蒸罨成紅色,與營血有同氣相求之理”,繆希雍則認為“紅曲治脾胃營血之功,有同氣相求之理。消食健脾胃,與神曲相同,而活血和營,惟紅曲為能”。這也說明了中藥紅色歸心的實質,當然還有其他對心血管保護藥物如丹參、紅花、丹皮、紅酒等。心腦腎疾病的發生和進展與血脂、血管病變密切相關,紅色中藥保護血管的確切機制需要深入的研究。
中醫治病強調的是辨證論治和整體調節,這也是其穩定療效和用藥安全的保證。中藥提取物血脂康有效和安全治理心血管疾病已經得到高級別臨床研究證實?!把嫡{整血脂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研究”[5]共入選4 87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了平均4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服用血脂康的患者非致死性心梗及致死性心梗的發生率、總死亡率都有明顯降低。長期服用血脂康,可使冠心病事件危險下降45.1%,冠心病的死亡危險下降31%,冠心病患者再次發生非致死性心梗的危險降低60.8%,總死亡危險下降33%。從中醫角度來分析使用血脂康有效患者應存在血瘀證或積滯,而無效患者的血瘀、積滯很可能并不明顯,即中醫所述的不對證。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無效患者的特點,并從中醫角度分析血脂康治療無效的原因,總結規律,以利于中醫藥學的發展。另外在古代文獻中就記載了紅曲的禁忌癥[6],文獻記載紅曲不適合孕婦、陰虛火旺、無積滯、無瘀血等患者使用,《神農本草經疏》言其“性能消導,無積滯者勿用,又善破血,無瘀血者禁使”?!侗静輳男隆贰凹赏袂?,脾陰虛胃火盛者勿用,能損胎”?!端幱帽静荨分小瓣幪撐富鹗?,無食積瘀滯者不用”。因此在治療冠心病時應予以重視。這些患者在使用血脂康時是否容易發生肝損、肌溶解等不良反應需要再研究。
當前中醫藥有效性并沒有得到大量可信的臨床研究支持,其防治冠心病機制仍不清楚。但是從血脂康的研究證據來看,中醫防治心血管疾病應該有極大的潛在優勢。血脂康屬于天然他汀類藥物,而他汀類藥物[7,8]具有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和穩定斑塊作用等多向性作用。10多年來的大量臨床試驗都一致證明他汀類是目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最有效的藥物。他汀類藥物可作用于心血管事件始終,但是同時應清楚其他藥物如阿司匹林、ACEI、β受體阻滯劑以及血壓血糖控制等方面的作用,需要綜合性治療。因此現代醫學強調冠心病需要抗凝、調脂、改善心肌重構、降壓等多個藥物聯合的復方治療。而復方以及方劑中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論也是中醫處方的重要特色之一。他汀類藥物是冠心病二級預防的基礎用藥,地位極高,而紅曲在中醫中的作用為化瘀消滯,因此在應用中醫藥理論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時,可考慮使用活血化瘀藥物為君藥。而復方治療的其他靶點如痰結、氣滯、臟腑氣血陰陽不足等值得進一步研究,因為這些因素同樣參與了疾病的發生、發展,個人認為處方中需要體現針對這些靶點的干預。
傳統中藥側重于湯膏丸散劑型不同,現代藥學則重視有效成分標準化。目前由于傳統文化背景的缺失以及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而傳統中藥成分復雜,且缺乏明確的有效成分、質控標準等等,中醫藥并未得到廣泛認可,其發展也進入瓶頸期。包括血脂康在內的許多中藥如青蒿素、復方丹參片、雷公藤多甙、蟲草制劑等等,應屬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與傳統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開發出的新型中藥。這些藥物重要特點在于有效成分相對明確,部分作用機制已經清楚,有一定的臨床證據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從而被中西醫臨床醫師接受。血脂康[9]保留了傳統中藥本質,治療冠心病安全有效,并以主要有效成分洛伐他汀的含量作為質控指標,保留了明確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清楚、質控指標嚴格、療效穩定的特點;運用了先進生產工藝,采用了衛生、安全、方便的劑型。因此值得在中醫藥研究中借鑒從而進一步發展傳統中醫藥。
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而傳統中醫要被現代人廣泛認可應該尋找新的方法,雖然目前已經積累了較多經驗,但也僅僅是中醫藥的極少的一小部分,而單味中藥臨床應用并不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中醫未來需要中醫藥工作者長期努力。
[1] 徐貴成.中醫對高脂血癥的認識及血脂康的臨床應用[J].中醫雜志,2008,49(9):859-860.
[2]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茖W出版社,1986:991.
[3] 胡大一,劉梅林,陳可冀,等.血脂康膠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55-56.
[4] 胡大一.CCSPS為我國冠心病預防提供循證醫學證據[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8,6(2):4-7.
[5] Lu Z ,Kou W ,Du B,et al.Effect of Xuezhikang,an extract from red yeast Chinese rice,on coronary event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2008,101(12):1689-1693.
[6] 張英杰,蘇桂花,苑述剛,等.紅曲的中藥學及臨床文獻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1):1-3.
[7] Jacobson JR.Statins in endothelial signaling and activation[J].Antioxid Redox Signal,2009,11(4):811-821.
[8] Insull W.The pathology of atherosclerosis:Plaque development and plaque responses to medical treatment[J].Am J Med,2009,122(1Suppl):S3-S14.
[9] 蔣明,劉之椰.從血脂康的成功探討現代中藥的開發[J].中國新藥雜志,1999,8(7):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