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猛
現階段,乳腺黏液腺癌主要是通過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等影像學方法進行診斷。為促使乳腺黏液腺癌診斷準確性進一步提高,作者對河南省太康縣人民醫院收治48例經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于術前均接受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的乳腺黏液腺癌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7月經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乳腺黏液腺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均接受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48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41~76歲,平均(62.4±3.8)歲;其中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31例,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17例。
1.2 方法 X線攝影:利用美國GE DMR PLUS乳腺X線機進行檢查,取常規軸位(CC)與內外側斜位(MLO)進行攝影。超聲檢查:利用日本阿洛卡SSD-A5彩色超聲診斷儀展開檢測,所用探頭為線陣高頻探頭,設定探頭頻率為6~15 MHz。在進行超聲檢查時,患者以仰臥位受檢,上舉雙臂,將雙側乳房與腋窩予以充分暴露。若患者病灶位置為乳腺外側或乳房較大,則取側臥位受檢。
1.3 判斷標準 根據本院臨床實踐經驗,參考ACR(第4版)中BI-RADS標準對檢查結果進行分級:4A與4A以下屬于良性,4B或4B以上屬于惡性;腫塊型病灶包括類圓形或圓形、不規則形、分葉狀;病灶邊緣包含毛刺、模糊與清晰三種類型。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4.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當結果滿足P<0.05時,二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灶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結果 在48例患者中28例病變部位為外上象限,占比為58.33%。在31例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中,病灶形態為:類圓形或圓形19例,分葉狀7例,不規則形態5例;邊緣情況:毛刺狀3例,模糊6例,清晰22例。在17例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病灶形態為:類圓形或圓形10例,分葉狀4例,不規則形態3例;邊緣情況:毛刺狀3例,模糊5例,清晰9例。48例患者中共有12例出現病灶伴隨鈣化現象,其中單純型癌伴鈣化3例,表現為點狀鈣化形態;混合型癌伴鈣化9例,其中3例為粗糙鈣化成簇分布。7例患者經X線攝影發現腋下淋巴結發生腫大,且均屬于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超聲檢查:單純型癌31例中23例為低回聲,混合型癌17例中13例為混合回聲。對48例患者行超聲檢查后發現,30例病灶有豐富血供,其中混合型癌13例,單純型癌17例;其余18例病灶血供情況較差,包括混合型癌4例,單純型癌14例。
2.2 病灶BI-RADS分級 經X線攝影檢查,BI-RADS分級中S3類病灶患者共5例,均為混合型黏液腺癌,之前因病灶具有清晰邊界且患者年齡較小被誤診成纖維腺瘤;BI-RADS分級中4A類患者14例,經診斷屬于單純型癌;BI-RADS分級中4B類患者16例,其中單純型癌10例,混合型癌6例;BI-RADS分級中4C類患者10例,其中單純型癌7例,混合型癌3例;BI-RADS分級中5S患者3例,均為混合型癌。
經超聲檢查,BI-RADS分級中4A類患者5例,經診斷屬于單純型癌;BI-RADS分級中4B類患者12例,其中單純型癌7例,混合型癌5例;BI-RADS分級中4C類患者20例,其中單純型癌12例,混合型癌8例;BI-RADS分級中5S患者11例,其中單純型癌7例,混合型癌4例。
診斷標準為BI-RADS分級中4B級及以上,X線攝影的乳腺黏液癌診斷正確率為60.42%(29/48),超聲檢查的乳腺黏液癌診斷正確率為89.58%(43/48)。對比可知,在乳腺黏液癌診斷中,超聲診斷正確率顯著高于X線攝影(P<0.05)。
乳腺黏液腺癌也稱為乳腺膠樣癌,主要發生在乳腺導管上皮,屬于一種特殊、少見乳腺癌,具有生長相對緩慢、預后相對良好[1]和可于腫瘤內生成細胞外黏液[2]等特征,在所有乳腺癌中所占比例為1% ~7%[3]。乳腺黏液腺癌病理學類型不同,其預后會有所不同。
乳腺黏液腺癌主要包括單純型與混合型兩種,單純型黏液腺癌是以黏液為主要成分、均勻包繞的腫瘤細胞,混合型黏液腺癌不僅有黏液腫瘤細胞,同時還具有非黏液成分。在對這兩種類型進行鑒別時,可將混合型癌有淋巴結轉移作為重要依據。本次研究表明,單純型癌形態較為規則,邊界通常較清晰。在超聲檢查中,混合型癌有混合、不均勻回聲,其血供一般較為豐富。本次研究中混合型癌的混合回聲比例為13/17,血供豐富比例為13/17;而單純型癌多為低回聲,在31例單純型癌中,23例表現為低回聲,同時血供豐富占比為17/30。
另外,對48例患者經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可知X線攝影的乳腺黏液癌診斷正確率為60.42%(29/48),超聲檢查的乳腺黏液癌診斷正確率為89.58%(43/48)。對比可知,在乳腺黏液癌診斷中,超聲診斷正確率顯著高于X線攝影(P<0.05)。
綜上所述,乳腺黏液腺癌在X線攝影與超聲檢查中具有特異性表現,其中超聲檢查準確率相對較高,在該疾病診斷中具有更高應用價值。
[1]陶玲玲.乳腺黏液腺癌超聲診斷價值探討.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82(12):1072.
[2]李明慧.乳腺黏液腺癌超聲診斷及誤診原因分析.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1,34(7):756.
[3]白霞.高頻超聲對乳腺黏液腺癌的診斷及病理學對照研究.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9,18(1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