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映杰
相關研究證實胎兒期、嬰兒期中的生長發育影響其在成年期的健康情況。因此對孕產婦進行圍產期的營養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加強孕產婦對這類知識的了解,能夠提高孕產婦的健康水平。圍產期是指孕期、分娩期和產褥期,婦幼保健及產科醫生人員需要在這三個時期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本文選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275例吉林省白山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產檢孕婦進行相應正規系統的營養健康教育,與251例沒有進行系統教育的孕產婦進行相應的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275例孕產婦進行相應正規系統的營養健康教育,實驗組有275例孕產婦,年齡范圍:19~35歲,平均年齡為24.8歲。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對照組有251例孕產婦,年齡范圍21~34歲,平均年齡為23.7歲,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
1.2 方法
1.2.1 孕期 婦幼保健院開設孕期學校,制定周密的圍產營養教育計劃,授課教師經嚴格篩選并接受圍產營養培訓的婦產科知深專家進行授課,孕婦及家屬每月的5號、15號、25號接受集中聽課,專家采用多媒體講課,現場演示,互動交流,咨詢答疑,配合宣教手冊,使孕期接受群體營養健康教育。同時建立營養門診,每位孕婦早孕期進行營養膳食調查,正確評估營養狀況,做出合理膳食處方。告知孕婦在早期要進行對葉酸的補充,避免病毒和射線等對孕婦造成一定的影響[1]。改變不正確的孕期營養觀念及不良生活方式,同時分別在孕中晚期進行膳食跟蹤服務。對高危孕產婦給予營養強化管理和干預,定期營養監測及評估,從膳食記錄中了解膳食總量、種類、食物搭配、膳食制度是否合理;監測體重增長;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營養處方。群體健康教育與個體化營養指導相結合,使孕期達到合理營養,體重均衡增長,避免超重。
1.2.2 分娩期 分娩期是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在孕婦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分娩過程的詳細講解,使其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項。還可以是孕婦與生產完的產婦進行相應的交流,消除孕婦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對患者講解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對母嬰的影響,使孕婦進行生產方式的選擇。在分娩前要食用一些消化吸收較好、能量較高的食物,能夠在生產時有足夠的能量,避免出現身體疲勞的情況[2]。在進行分娩時,要有護理人員在一旁對其進行指導,促進快速順利的進行分娩,同時采用腹壓的方法進行相應的配合。在分娩后要指導產婦多飲用水,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消化吸收較好的食物,能夠及時的為產婦補充消耗的能量和水分。
1.2.3 產褥期 產褥期的營養補充與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進行合理的飲食,在分娩后,產婦的消化功能較為旺盛,可以進行營養食物的補充,可以適當的食用雞蛋,每天食用4個左右[3]。還要飲用紅糖水,因為紅糖中含鐵量較大,能夠較好的補血,其中還含有較多的葡萄糖,可以使產婦干到全身溫暖,同時飲用紅糖水還有利尿的功效使產婦體內的惡露盡快排出。小米粥、雞湯、魚湯都是營養豐富的食物。護理人員還要指導科學的母乳喂養方法,告知產婦如何對新生兒進行洗澡和臍部的清潔。在產婦生產42 d后回院復查。
1.3 統計學方法 對本文出現的數據均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χ2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有275例孕產婦,有38例出現妊娠綜合征,妊娠綜合征的發生率為13.8%;對照組有251例孕產婦,98例出現妊娠綜合征,妊娠綜合征的發生率為39%,兩組妊娠綜合征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孕產婦進行孕期、分娩期和產褥期的營養健康知識的教育,能夠使孕產婦對相應知識的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對自己的身體進行良好的護理和保健,大大減少了出現不良情況的現象。因此,說明對孕產婦進行圍產期的營養健康教育能夠使其得到良好的保健。
[1]王華,李春東,王澤坤.產前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焦慮和分娩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13,29(21):148-149.
[2]張惠仙,張國棟,劉凌志.經濟欠發達地區圍生期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中國婦幼保健,2012,18(13):146-147.
[3]李風芝,張福娟,張九龍.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群眾慢性病防治意識.醫學動物防制,2011,22(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