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姜燕 崔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 醫療器械的發展及應用日益完善, 微量注射泵已成為臨床護理中常用的工作工具。自2008年6月份至今, 河南省輝縣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將微量注射泵治療廣泛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等患者, 取得顯著效果。
本院從2008年6月~2013年6月, 運用浙江大學醫療儀器廠生產的微量注射泵治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等患者380例, 年齡最大的91歲, 年齡最小的35歲。其中冠心病81例、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術后43例、心肌梗死87例, 心力衰竭73例, 高血壓50例, 心律失常46例。上訴患者除常規靜脈點滴治療藥物外, 分別根據病情需要使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單硝酸異山梨酯針、硝普鈉碘普羅胺、多巴胺、硝酸甘油、異丙腎、鹽酸胺碘酮等。
2.1 微量泵使用前, 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微量泵的結構及原理, 熟練應用微量泵的各功能鍵, 制定規范的操作流程, 指導臨床應用。
2.2 根據醫囑準備液體及藥品, 微量泵, 10 ml、20 ml、50 ml與微量泵配套應用的空針、專用延長管、留置針、一次性敷貼等。
3.1 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根據藥量可選用10 ml、20 ml、50 ml)抽吸所需藥物的劑量與濃度, 接連接管與一次性輸液針頭, 排空輸液管內的氣體, 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 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穿刺;在注射器末端注明開始用藥時間、床號、姓名、藥名、劑量, 不遮蓋注射器上的刻度, 以便觀察藥量。
3.2 將注射器固定于注射泵上, 將注射泵安放于妥當位置。
3.3 開啟注射泵, 調節速度, 連接靜脈通路, 管路通暢, 運行正常時, 黃燈會循環閃爍。
3.4 如需改變推注速度, 按暫停鍵, 重新設置速度, 再按啟動鍵開始泵入新速度。
3.5 注射器內藥物即將泵完時, 預先準備好另外一新注射器, 抽好所需溶液, 注明配置時間、床號、姓名、藥物、劑量,以備及時更換, 保持用藥連續性。
3.6 注射完畢后, 先關閉電源, 再取下注射器, 微量泵擦拭干凈備用。
4.1 患者指導 使用微量泵前, 向患者做充分的告知, 讓患者和家屬了解使用微量泵的目的、注意事項、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等, 發生堵塞報警、余量報警、低電壓報警及時通知護士, 不可自行處理, 避免護理意外發生。
4.2 合適的臥位 在應用過程中患者應盡量保持平臥位,因滴注時間過長引起的疲勞, 需要變換臥位時通知護士協助,并觀察、調節滴速;注射結束后, 平臥位休息幾分鐘后循序改為半臥位、座位、直立位, 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4.3 嚴密觀察 觀察輸液線路及注射泵連接管是否通暢,有無脫落, 輸液部位有無藥液外滲、腫脹、疼痛。嚴格控制速度和劑量, 如有出血根據藥物性質進行正確處理[1]。
針頭堵塞后, 微量泵未達到預警數值仍正常運行, 延長管具備彈性且容量較大, 輸送的藥液在延長管內積聚, 并未滴入患者血管, 不利于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治療。加強巡視,消除麻痹心理, 定期記錄剩余藥量, 注意微量泵黃燈閃、泵的速率, 發現針頭堵塞必須重新穿刺。
4.4 防治靜脈炎和靜脈硬化 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接受微量泵給藥, 常規以靜脈留置針為主, 用藥時間長、濃度高,易發生靜脈炎和靜脈硬化。患者靜脈留置局部出現發紅、腫脹等癥狀時應立即更換部位, 同時給予對癥處理, 抬高、制動患肢, 局部濕敷50%硫酸鎂、外涂喜療妥軟膏、云南白藥等。盡量選擇上肢靜脈泵入藥液, 避免同一靜脈反復穿刺、留置, 減輕刺激。嚴格無菌操作, 每天更換延長管, 藥液現用現配, 充分混勻, 控制和預防各種微粒因素, 減少感染, 預防靜脈炎和靜脈硬化的發生[2]。
4.5 微量泵的日常維護 使用前, 護士對微量注射泵進行全面安全檢查, 確保正常運行。持續使用的微量注射泵須固定于妥當位置, 每天清潔除塵。使用后及時清潔, 減少藥液粘附, 以免影響微量泵速度的準確性。對于久置不用的微量泵也要定期充電、放電, 以保證注射泵內蓄電池的性能, 確保微量泵在工作中的正常使用。
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治療常聯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對藥物劑量、速度有嚴格的要求, 與人工調控輸液速度相比, 微量注射泵具有滴數準確、不易受體位限制、誤差小等優點。在臨床護理中, 應注重微量泵的安全使用, 加強巡視, 正確處理各種報警及常見問題, 保證微量泵正常運行, 提高患者用藥安全和藥物有效濃度。微量泵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不僅提高了護士工作質量和效率、減輕勞動強度, 且有利于醫護配合, 操作簡單, 使用方便, 節約人力,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楊松林.微量泵注射硝普鈉的注意事項及護理.哈爾濱醫藥.2002, 22(3):95.
[2]陳亞女.安全使用微量注射泵的體會.大連醫科大學報, 2004,2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