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

2013-01-23 03:30:22平,王
當代經濟科學 2013年2期
關鍵詞:金融

趙 平,王 尤

(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一、引 言

201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占款增速顯著趨緩甚至負增長,未來外匯持續大規模流入的局面可能不復存在,我國國際收支將更有可能進入到一個收支相對平衡的歷史時期。這意味著,我國貨幣供給將可能重新回到銀行貸款驅動的模式上來,金融機構存貸比例(貸款/存款)可能會出現多年未有的上升趨勢。由于我國對銀行法人機構的存貸比例有不超75%的監管規定,因此,出于信貸擴張受制于這一監管“紅線”而不能對“穩增長”目標提供有效支持的擔憂,近來業界學者圍繞75%監管“紅線”的存廢去留,展開了對我國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問題的熱烈討論[1-3]。

由于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無關75%的監管“紅線”規定,因此并未引起這次討論的關注,但其水平的高低和走向卻歷來受到了地方系統的高度重視。在我國以全國性大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具有反映地區可貸資金利用程度或其外流狀況的功能,換句話說,這一指標具有反映銀行信貸對地區經濟“支持”力度強弱的功能,楊國中、李木祥,汪洋等很多學者均明確表達了類似的觀點[4-5]。這主要是因為,其一、除少量流通現金外,地區金融機構系統存款量幾乎代表了一個地區全部的可貸貨幣性資金。例如,從浙江2005-2009年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看,每年經“其他”這一負值項目調整之后的資金來源總額幾乎和存款額相等。其二、地區金融機構貸款是我國地區非金融部門的主導性融資方式。我們以直接融資和民間借貸均全國領先的浙江為例,在2007-2011年間,貸款占非金融部門融資的比例分別高達87%、90.9%、92.6%、87.6% 和 83.3%。其三、全國性大銀行占據了地區銀行業存、貸款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而這些銀行的信貸資金由總行統籌運用,因此所造成的結果是:一個地區行多存就未必能夠多貸,少存也不一定少貸,能夠把地區存款中的多大比例轉化成當地貸款,要受制于上級行乃至總行對這一地區的信貸投放政策。繼續以地方性金融機構發達和金融生態環境優良的浙江為例,2011年全國性銀行在浙資產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71.72%,浙江以全國第4的存款規模支持了全國第2的貸款規模,金融機構存貸比例達到了87.43%,遠遠高于存款規模居于前3名的廣東、北京和江蘇①本自然段數據或直接引自《2011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和《2011年浙江金融運行報告》,或據其計算。。

對地區經濟而言,一方面如果無論縱向還是橫向比較的存貸比例比較低,另一方面卻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面臨嚴重信貸配給時,地區存貸比例具有減緩地區信貸資源外流以及需要解決銀企雙方“難貸款、貸款難”的政策含義?,F實中,我國地區存貸比例一直受到了來自地方系統的高度關注,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是地方政府分析本地區金融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多年來總有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甚至政府官員在地方“兩會”期間,對本地區不斷降低的存貸比例問題“耿耿于懷”②例如,2005年4月5日黑龍江日報的“兩會”報道,2008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09年江西吉安市二屆人大五次會議133號提案,2009年6月11日貴州遵義市人大財經委發布在其網站上的調研報告,等等。,并把它視為銀行對地方經濟發展“支持不力”的證據。尤其是在各級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報告中,金融機構存貸比指標不僅被普遍提及,而且在來年的主要工作陳述中,不少地方政府甚至還明確提出了存貸比的目標任務。從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述及的2013年工作要點來看③下述有關地方政府對存貸比的表述,分別摘自各地方政府網站公布的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湖北石首市說要通過“建立財政存款與存貸比掛鉤機制”,來“提高存款投放本地的比例”;黑龍江雙鴨山市提出要把“金融機構存貸比保持在70%以上”;四川廣安市表示要“確保存貸比等金融指標全省排名跨越升位”;湖南岳陽市明確定下了“金融機構存貸比突破60%”的目標;江西吉安市則稱要“力爭全年新增低貸款120億元以上”,使“存貸比明顯提高”;等等。

根據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和存差(存款-貸款)的指標含義,由于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和存差之間存在“地區存貸比例 =1-(地區存差/地區存款)”的減函數關系,因此,地區存貸比例和地區存差實際上是研究同一問題的兩種不同提法而已,兩類研究文獻的內容完全一致。從西方國家來看,由于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特別是負債的多元化,以及金融市場直接融資普遍較為發達,因此,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存貸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一百以上,無論對銀行的區域信貸分配還是流動性狀況而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并不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這種情況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反映,就是我們很難見到西方以此為題的研究文獻。縱觀國內文獻發現,這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以更具傳播性的地區存差為議題開展的,研究者大都立足存差概念,通過分析某一地區存款和貸款增長的非對稱性,往往重點在于分析不利于地區貸款投放的若干信貸供求(特別是銀行供給方面)因素,試圖提供該地區為什么會有存差以及存差為何會不斷擴大的原因解釋[6-11]。我們認為,現有文獻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其一、缺乏運用實證方法的學術性研究成果,不能提供地區存差與其影響因素之間數量關系的經驗證據;其二、大都立足于某一特定地區(一個省、一個市甚至一個縣)進行局部分析,缺乏超越特定地區的我國地區存差問題研究成果?;谏鲜稣J識,本文擬通過構建一個包含了地區和時間二維信息的全國省級地區面板數據模型,對我國地區金融機構存差水平(亦即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決定問題進行實證研究。

二、地區經濟金融環境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

由于一個地區可貸資金的本地利用程度——或者說外流狀況,或者說信貸對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主要內生性地取決于當地金融與經濟環境對信貸資金的吸納能力。在借鑒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主要由地區經濟增長、國際收支順差和金融生態環境狀況等地區金融與經濟環境因素決定。

(一)地區經濟增長與存貸比例

按照 Patrick的理論[12],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后的長期高速增長,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已經逐漸越過了金融“供給主導”的階段,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日益具有“需求追隨”的性質[13]。地區經濟增長是一個既影響銀行的地區信貸供給意愿,也影響銀行的地區信貸需求水平的基本因素。尤其是我國在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條件下,貸款融資總體尚缺乏有效的替代渠道,地區經濟增長狀況更是決定了地區信貸供求水平的高度,但考慮到經濟增長對存款的拉動作用,我們對我國地區經濟增長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之間的關系不做假定。不過,根據我國31個省區2005-2011年年均實際增長率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散點圖(圖1)看,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圖1 我國省區年均GDP增長率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散點圖(2005-2011)

(二)地區國際收支順差與存貸比例

國際收支順差狀況是影響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的重要因素[14]。從全國層面看,我國長期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及其導致的外匯儲備高增長,無疑是金融機構體系存貸比例下降的原因。因為根據金融機構體系(包括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平衡關系,從增量意義上必然有:新增外匯儲備+新增證券投資+新增各項貸款=新增流通中現金+新增各項存款[5]。根據貨幣銀行學原理,就此式表達的關系而言,是等式左邊的資產規模決定了等式右邊的負債數量,而不是相反。近年來,由于各種非現金結算工具的日益廣泛運用,我國流通中現金的增長有限,我們可以推斷,多年來,我國金融機構體系外匯儲備資產高增長帶動的主要是上式右邊的存款增長而不是現金投放,因此,全國銀行體系新增存款必然大于新增貸款,存貸比例下降則在情理當中了。如果不考慮外貿順差和FDI結匯后部分資金的跨區流出(如區外原料款支付、外地籍勞動力工資回流等)以及現金漏損因素,地區國際收支順差對其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影響與全國層面上的情況相一致,也就是說,地區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將會降低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若考慮了這些因素后,國際收支順差對地區存貸比例的影響則具有不確定性。不過,如下圖2,我國31個省區年均國際收支順差率[(外匯順差+FDI)/GDP]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散點圖(2005-2011年)顯示,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圖2 我國省區年均國際收支順差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散點圖(2005-2011)

(三)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與存貸比例

金融生態環境無疑是影響金融機構地區信貸供給意愿的重要因素。根據李揚、王國剛和劉煜輝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體系,一個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好壞是決定該地區信貸資產質量的主導性因素,信貸資產質量是“果”,金融生態環境是“因”[15],因此,為了回避信貸風險,銀行信貸資金進行區域配置時自然要傾向于投向那些金融生態環境好的地區、限制那些金融生態環境差的地區,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狀況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由此形成。例如,即使在經濟發達的廣東珠三角地區,前些年較長一段時間內由于金融生態環境欠佳(主要表現是不良貸款率較高),各大銀行都紛紛將其劃為信貸“高風險區”,收緊了對這一地區的信貸投放。廣東的金融機構存貸比例長期來看比較低,與其金融生態環境的狀況不無關系。由于缺乏系統而具有可比性的我國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數據,因此,實證研究中不妨可以用地區不良貸款率代理金融生態環境變量,地區不良貸款率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之間應是負相關關系。李揚、張濤利用各省區2006年的信貸不良率與2007年的存貸比例數據作了相關性分析,驗證了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16]。如下圖3,我國31個省區年均不良貸款率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散點圖(2005-2011年)顯示,兩者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這也就是說,我國省區金融生態環境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存在正相關關系。

上述理論分析和簡單的兩變量相關性描述,還遠不足以揭示我國省區各金融經濟環境因素與其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關系,下面我們將利用多變量省級面板數據計量回歸模型進一步進行實證研究。

圖3 我國省區年均貸款不良率與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散點圖(2005-2011年)

三、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一)計量模型與變量選擇

影響省區金融機構存貸比的因素比較復雜,存在一些不隨時間變化的省區非觀測影響因素——例如,我國銀行偏好向大企業、大項目和大城市貸款,而各地區在這些方面的情況至少在較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如果在計量檢驗時不考慮這些因素,就會造成估計的變量遺漏偏誤。再考慮到我們擬以全部省級經濟區(北京除外)作為樣本,樣本個體并非從總體中隨機選擇,因此,根據J.M.伍德里奇觀點[17],我們選擇個體固定效應面板數據(FE)模型是恰當的。盡管如此,我們也進行了沃爾德(Wald)F檢驗和豪斯曼(Hausman)檢驗,其結果顯示,選擇省區固定效應面板計量模型是合適的(檢驗結果見表2)。

我們在建立計量模型時還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省區經濟發達與否。因為我國經濟發達省區直接融資也相對發達,經濟增長對金融機構信貸的依賴程度要低一些,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情況則相反。二是2008年中國農業銀行大規模不良資產剝離對各地區貸款不良率的影響。因為中國農業銀行在上市前的2008年,總計剝離處置的不良貸款就高達7667.68億元,只此因素就使得整個中國商業銀行系統2008年的不良率由2007年的6.17%大幅下降到了2008年的2.42%。①數據源于中國農業銀行招股說明書和銀監會網站。這次不良資產剝離,使2008年前后中國各省區不良貸款率數據的縱橫可比性變差,這必然會影響金融生態環境變量回歸系數的正確估計。另外,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長短期關系可能并不相同,需要分別考察。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本文建立如下地區固定效應的省級面板數據計量模型:

上面兩個式中的下標號i,t分別表示省份和年度。(1)式是反映地區存貸比例與其影響因素之間長期關系的計量回歸模型,(2)式則為反映地區存貸比例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短期變化關系的計量回歸模型。在(1)式中,RCDC是省區存量存貸比例(貸款存量余額 /存款存量余額)。GDPTH是省區實際增長率,用以刻畫省區經濟增長狀況。如前文的理論分析,我們對GDPTH的回歸系數符號不做預期。Dagdp是反映省區經濟發達與否的虛擬變量,引入它是為了檢驗在經濟發達與欠發達省區是否存在經濟增長影響存貸比例的差異,其取值規則是在求得每年全部省區人均GDP水平的截面均值后,如果發現某個省區某一年的人均GDP水平高于均值,此虛擬變量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SC表示省區國際收支順差率,具體采用省區外貿順差與FDI之和占GDP的比值表示,我們對其與地區存貸比例的計量關系符號不做假定。RBL表示省區貸款不良率,是影響省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金融生態環境變量,預期回歸系數為負。D08-11是時間虛擬變量,它的引入,可使我們把省區不良率對存貸比例的影響分為2008年前后兩個時段進行考察,從而避免了2008年中國農業銀行大規模不良資產剝離給貸款不良率數據帶來的不一致性問題。D08-11的取值規則是,在2008年前(不包括 2008 年),取值為0,2008 年后取值為1。αi、ui,t分別表示不隨時間變化的省區個體固定效應和通常的隨機誤差項。

在(2)式中,RXDC表示新增存貸比例(貸款增量額 /存款增量額),相比較存量存貸比例而言,新增存貸比例拋開了存、貸款歷史水平的影響,從增量意義上反映了存、貸款短期變化的對比態勢。ΔGDPTH、ΔSC和ΔRBL分別是省區經濟增長、國際收支順差率和不良貸款率的一階差分項,表示這些變量的短期改變量。D08-11和Dagdp的含義與模型(1)相同。γi和vi,t分別表示不隨時間變化的省區固定效應和通常的隨機誤差項。

(二)樣本與數據說明

我們選擇2005-2011年各省區相關變量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樣本起始時間定為2005年,是因為中國銀監會從2006年起才正式公布各省區的不良貸款率數據,利用2006年各省區不良貸款率及其與上一年相比的變化信息,我們可以推算出2005年的各省區不良貸款率數據。另外,由于我國幾家最重要商業銀行的總部幾乎都設在北京,導致北京的存貸比數據具有異常值特征,因此實證分析時將其剔除。

除各省區不良貸款率源于《中國銀監會年報》(2006-2011年),其余數據均取自《中國金融年鑒》(2006-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2006-2012年)。 還需說明的是,計算省區存貸比例所用的存款和貸款數據采用本外幣口徑。FDI和外貿順差的原始數據以美元計量,我們用各年年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折算成人民幣后獲得各省國際收支順差率。表1報告了計量模型所用數據的描述性統計資料。

(三)結果分析

我們運用Eviews5.0計量軟件進行分析,總的計量結果報告如表2。

表1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表2 計量結果報告表

根據表2,有關是否存在非觀測效應的F檢驗表明,模型拒絕了不存在省區效應的原假設,因此,我們接受存在省區效應的擇備假設,應建立省區固定效應模型。Hausman檢驗拒絕了省區隨機效應的原假設,這說明我們選擇省區固定效應計量模型更為合理。不過,從計量結果看,兩種估計的符號幾乎完全一致,但系數值和顯著程度有差異。下面,我們以更為可靠的固定效應估計結果為準進行分析。

在反映變量長期關系的回歸模型(1)中,GDPTH的系數在10% 的顯著性水平上為0.094,這說明當欠發達省區的GDP增長率提高1個百分點時,其存貸比例提高0.094個百分點,兩者呈正相關關系。GDPTH×Dagdp的系數在1% 的顯著性水平上為 -0.4011,這說明經濟增長對存貸比例的影響在發達與欠發達省區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其差值為 -0.4011。因此,當發達省區的經濟增長提高1個百分點時,其存貸比例將降低0.3071個百分點(0.0940 -0.4011 ×1)。形成經濟增長對存貸比例具有地區差異性影響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經濟發達省區無論正規金融渠道的股票、債券、票據,還是民間借貸等直接融資活動,都遠為欠發達省區活躍,因此,在發達地區,經濟增長可能更多地帶動了直接融資的擴大而不是銀行信貸投放增長,經濟增長對存貸比例的這種負向影響并不難理解;但欠發達地區對銀行信貸的融資依賴程度要大得多,因此,經濟增長會帶來更多的信貸投放,從而導致存貸比例提高。以2011年為例,我國東部地區①本文按人均GDP認定的發達省份,在樣本區間內沒有任何變化,總計10個當中的8個省份在東部地區,占東部全部省份的8/10,故分析時將東部地區和本文所稱的發達地區等同使用。新增貸款有13.8%的較大幅度下降,債券融資卻大幅增加了51%。與東部不同的是,中部地區的新增貸款只小幅下降4.8%,西部和東北部地區還分別出現了3.0%、6.2% 的小幅增長,這三個地區的債券融資增幅均明顯低于東部地區②見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SC的系數在10% 的顯著性水平上為 -0.1138,這與通常認為外貿順差和FDI流入會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觀點(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06)[14]一致。不過,前文第二部分的散點圖顯示,兩者之間似乎存在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但那只是利用兩變量組間數據所進行的簡單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結果,可靠性無法和多變量的面板數據計量結果相比。回歸項RBL系數表示2008年以前(不包括2008年)不良率對地區存貸比的影響,此系數為正但沒有統計顯著性。顯然,不良率系數為正不符合預期。可能的解釋是,2008年之前由于中國農業銀行尚未進行7667.68億元的不良資產剝離,這筆歷史舊賬使省、區不良率與存貸比例的關系難以準確地估計。RBL × D08-11的系數是 - 1.4805,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地區不良率對存貸比例的影響在2008年前后存在顯著差異。如上所述,由于在2008年之前,地區不良率對存貸比例的影響并不顯著(即不能拒絕回歸系數為零的原假設),因此,可以認為RBL×D08-11的系數反映了2008年之后地區不良率對存貸比例的影響——當不良率提高1個百分點時,地區存貸比例下降1.4805個百分點,這個影響力度顯然比較強。

在反映變量之間短期關系的模型(2)中,ΔGDPTH的系數不顯著,意味著欠發達地區的短期經濟增長變動對新增存貸比例沒有什么可信的影響,但ΔGDPTH×Dagdp的系數在10% 的顯著性水平上為1.7412卻說明,當控制了其他影響因素時,如果發達地區的短期多增1個百分點,那么其新增存貸比例將提高1.74百分點。可見,GDP增速短期變動對新增存貸比例的影響存在顯著地區差異。可能的解釋是,由于發達省區持有大額信貸承諾的優質企業要遠比欠發達地區多,因此,當經濟增長短期內加快時,發達省區的銀行信貸反映靈敏,能夠自動及時跟進擴張,這會使其新增存貸比例迅速提高,但在欠發達地區,信貸對經濟增長加快的短期反映可能比較遲鈍,導致經濟增長和信貸投放之間的短期變化關系不清晰,從而使經濟增長短期變化和新增存貸比之間的關系也不明朗。ΔSC的系數為-1.1809,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省區國際順差的短期變化會顯著負向影響其新增存貸比例。ΔRBL的系數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為負,說明2008年之前省區不良率的短期變化對新增存貸比有比較可信的負向影響,這符合預期。ΔRBL ×D08-11為 -1.7029的估計結果,2008年后,如果短期內地區不良率多提高1個百分點時,新增存貸比例會降低3.04(-1.3409-1.7029×1)個百分點,這個估計結果符合預期,體現了貸款不良率的短期變化對省區新增存貸比的強烈反向制約作用。

總之,根據上述結果分析,在樣本期內,省區國際收支順差無論從長期還是短期關系來看,均對省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產生了顯著的負向影響。省區不良貸款率在短期變化關系上體現了對存貸比例的顯著負向影響,長期影響則視時間段有所不同:2008年之前沒有顯著影響,2008年之后具顯著負向影響??疾焓^經濟增長對金融機構存貸比例的影響時,我們區分了發達和欠發達地區存在的差異性。結果發現,在發達省區,經濟增長對存貸比例的長短期影響均顯著,但方向卻相反;在欠發達省區,經濟增長只在長期內對存貸比例具有顯著提升作用,短期影響則不顯著。

四、結 語

在我國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的融資體制背景下,在地區層面上,金融機構存貸比例被認為反映了金融機構支持地區經濟發展力度的強弱,較低的存貸比例往往成了信貸對地方經濟發展支持“不力”的證據,因此,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及其運行態勢一直以來受到了地方經濟系統的高度關注。根據我們的計量分析結果,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我國地區存貸比例水平主要內生性的取決于地區國際收支順差、金融生態環境和經濟增長等因素,是地區諸多金融與經濟環境狀況的綜合反映。具體還要受到地區直接融資發展狀況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地區處置政策影響。因此,地方政府對當地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應以平常心看待,它既無力也不應試圖通過行政干預途徑提高當地的存貸比例水平。如果說確實存在提高當地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水平的現實政策選擇的話,那就是地方政府應重視并致力于所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工作。

2011年下半年以來,在歐美債務危機、人民幣匯率預期變化和以“減順差、促平衡”為導向的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影響下,我國的國際收支順差開始大幅減少。從近來的國內外經濟與金融形勢看,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將很有可能進入到一個收支相對平衡的歷史時期。根據我們的計量分析結果,無論立足于長期還是短期關系考察,國際收支順差對存貸比例在地區層面上均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因此,隨著國際收支順差的減少,我國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比例未來將可能會進入到一個穩中有升的運行周期。

[1]羅曼.“存貸比”去留[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9-10(15).

[2]郭凱.應逐步停止使用存貸比指標[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9-10(16).

[3]徐以升.應結束存貸比監管[N].第一財經日報,2012-09-07(10).

[4]楊國中,李木祥.我國信貸資金的非均衡流動與差異性金融政策實施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4(9):119-133.

[5]汪洋.我國金融機構的存差:歷史沿革和含義變化[J].經濟學季刊,2007(3):781 -800.

[6]張長德.金融機構存差拉大引起的思考[J].山東金融,1995(7):28-30.

[7]謝慶健.關于江蘇金融機構存差問題的調查及政策建議[J].中國金融,2002(11):29-31.

[8]劉月國,李清輝.縣級商業銀行向儲蓄所轉變應引起關注[J].河北金融,2005(12):20-22.

[9]計承江等.河南省金融機構3000億存差剖析[J].金融研究,2007(10):166-177.

[10]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課題組.廣東銀行業的優勢和不足——粵魯浙蘇四省近年信貸情況比較分析[J].南方金融,2009(6):64 -67.

[11]張玉梅,鮑靜海,秦磊.河北省銀行業存差擴大成因與解決對策[J].河北金融,2010(3):35-39.

[12]Patrick H 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14(2):174 -189.

[13]李文森,李紅玲.金融業增加值相關問題解析——以蘇、浙、粵、魯為例[J].金融研究,2007(11):143 -152.

[14]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0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執行報告[R].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4.

[15]李揚,王國剛,劉煜輝.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200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

[16]李揚,張濤.中國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2008-2009)[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22.

[17](美)J.M.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M].費劍平,林相森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38.

猜你喜歡
金融
金融開放應在審慎中闊步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5:00
祛魅金融衍生品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4
金融與經濟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央企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6:58
民營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3:21
P2P金融解讀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国产视频| 天天综合网站|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在线国产欧美|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免费无码网站| 色悠久久综合|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a级毛片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五月综合色婷婷| 找国产毛片看| 欧美成人A视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内毛片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毛片手机在线看| 国产一区成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乱人伦99久久| 久久6免费视频|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jizz国产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国产青青草视频|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香蕉伊思人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91青青在线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AV网站中文|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va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欧美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精品国产www| 中文字幕 91|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狠狠操夜夜爽| 欧美亚洲欧美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91在线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