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吾
(阿壩州藏醫院、藏醫藥研究所,四川 馬爾康 624000)
藏醫認為頭隆是因久居煙霧粉塵中,晝夜不眠,多言多語等引起體內隆功能紊亂,隆邪侵入頭部,使頭部的神經功能降低,出現頭痛頭暈的一種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額面頰疼痛,前額和眉間部分有下垂感,頭痛、頭暈,伴惡心嘔吐、耳鳴牙疼,目不能視物,鼻涕量多,鼻腔時緩時痛,頭有被束縛之感,外敷油膩物則有舒適感。類似西醫神經性頭痛。筆者對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運用藏醫金針療法治療頭隆患者96例進行療效觀察,臨床療效顯著,總有效率達98.9%?,F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75歲;病程最短20天,最長3年。
1.2 臨床表現:額面頰疼痛,前額和眉間部分有沉墜感,頭痛、頭暈、伴惡心嘔吐、耳鳴,偶爾視物不清,頭有被束縛之感。百會穴、額角、眉間等有壓痛,脈搏一般有浮脈,粗大而空虛。舌質紅、干而粗糙。尿液青色如沼澤中的水,泡沫較大。
1.3 治療方法:①取穴:從前額發際正中向上(八橫指)4寸或從鼻準經眉間過頭頂至后頸窩正中的連線與兩耳尖過頭頂連線交叉點即集騶(百會穴)。②操作方法:量度出準確的穴位后穴位處用75%酒精常規消毒,為了防止艾火脫落灼傷皮膚,可在穴位處墊一張圓形中間有孔的硬紙片。然后用特制純金或銀制成的針具,取拇指大小一團艾絨,放在一張紙片中央,金針扎透艾絨和紙片,將艾絨狀包裹著針柄刺入穴位點燃艾炷,待艾炷燒盡,拔出金針再次消毒穴區,施灸完畢后患者在室內輕度運動,治療當天不可飲用涼水,避免食用濃茶和涼性食物。
1.4 療效標準:①痊愈:頭痛、頭暈、耳鳴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活動自如,生活能自理。②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偶有頭痛、頭暈,生活基本能自理。③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但仍有部分體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④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減輕和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本組96例頭隆患者通過藏醫金針療法治療,總有效率達98.9%,其中痊愈70例,約占72.9%;顯效15例,約占15.6%;好轉 10例,約占 10.4%;無效 1 例,約占 1.1%。一般情況下治療1次即可,病程較長或通過此次治療如未完全緩解癥狀,隔15天后再次治療。
藏醫認為頭隆是因隆邪侵入頭部,使頭部的神經功能降低,出現頭痛、頭暈的一種疾病。而集騶(百會穴)是肌肉、骨、腦三者之脈絡所在處,灸治該穴能疏通痹阻的經絡氣血,平衡失調的三因,調節免疫功能,對隆引起的頭暈、暈厥倒仆、神志不清、健忘等癥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藏醫金針療法是通過灸治集騶(百會穴)使艾絨的效力及熱力透過金針直達頭內從而達到醒腦開竅、舒經通絡、行氣止痛的作用。藏醫金針療法技術對隆型疾病,尤其對高血壓及頭隆引起的眩暈癥有顯著療效,該技術操作簡便、治愈率高、不易復發、價格低廉等優勢,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接受和認可,值得我們在臨床上尤其在基層推廣應用。
[1]宇妥·元旦貢布.四部醫典[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
[2]桑木旦.新編藏醫學[M].拉薩 :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11.
[3]雪域藏醫藥精粹/藏醫外治療法[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1.9.
[4]土旦次仁.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