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臨英 王 虹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臨汾 041000)
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體會
蘇臨英 王 虹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臨汾 041000)
目的對手術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確保護理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為手術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方法對手術患者采用術前訪視、術中關懷、術后隨訪等方法,將人性化護理理念融入手術室護士的日常工作。結果人性化護理的實施,使患者在心理上獲得了安全感和康復信心,為手術順利進行及患者的康復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既提高了手術室服務質(zhì)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又提高了醫(yī)院的社會效益,達到了雙贏效果。結論只有不斷更新護理服務理念,提高手術室護士的綜合素質(zhì),才能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護理服務。
人性化護理;手術室;體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護理需求也越來越高。對此,我院著力轉(zhuǎn)變護理模式,開展了“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受到患者好評。手術室的護理不再是單純地配合手術的完成,而是注重“以人為本,人為關懷,以患者為中心”的手術全過程的人性化護理,從單純的手術室內(nèi)工作擴展至術前訪視、術中關懷、術后回訪3個方面,使手術室護理與病房的整體護理得以貫通延續(xù),確保了護理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以滿足患者的心理、社會、精神等多層次的需要。手術室人性化護理的開展有利于患者的手術配合和術后康復,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zhì),意義重大。
人性化護理是由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護”的護理模式發(fā)展而來的,它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而且是一種注重“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是一種具有有效的、整體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tài),減少或降低不適的程度[1]。其本質(zhì)就是“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需要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護理。它要求護士把患者看作是社會存在的人、是整體的人,而不是患病的載體和接受醫(yī)療操作的物體。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和人格尊嚴,自覺維護患者的利益是人性化護理的核心。
2.1 手術患者術前存在緊張焦慮心理,常常表現(xiàn)為恐懼、睡眠不佳、食欲下降、對手術成功率的疑慮等。開展人性化護理,可以縮短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從而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使手術患者心身處于最佳狀態(tài),提高了患者配合手術治療的主動性,增強了手術治療的信心,使患者取得更好的療效[2]。
2.1.1 術前1d下午,避開治療、用餐時間,由本臺手術的巡回護士進行術前訪視,應避免在不了解病情的情況下與患者交談。巡回護士到達病房后,首先閱讀病歷,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患者的既往史、藥物過敏史以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注意有無異常。同時向麻醉醫(yī)師和手術醫(yī)師了解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麻醉方法、手術體位、手術步驟及本手術專用的特殊器械和敷料等,并做好相應的準備。
2.1.2 巡回護士到病床前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進入病房后主動熱情與患者打招呼,先作自我介紹,耐心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解釋麻醉方法及手術的經(jīng)過,了解患者對手術的認識程度,指導術前的注意事項,如個人衛(wèi)生及皮膚準備的重要性。主動了解并耐心回答患者目前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恐懼、手術難度、麻醉效果等,并給予激勵性語言,以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反應。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手術。訪視時間不宜過長,以10min為宜,避免引起患者的緊張和疲勞感。必要時,可介紹患者結識同類手術康復者,通過現(xiàn)身說法,減輕患者焦慮并教會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
2.2 術中關懷
①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要認真檢查儀器性能完好,設施齊全,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調(diào)好手術室溫度、濕度,操作處置時室溫保持在22~24℃,濕度在(50±5)%。②由術前訪視的巡回護士去接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因有前1d的接觸,彼此有了了解,這時可關心一下患者昨晚的休息、飲食情況,再次檢查一下患者的腕帶標識的內(nèi)容是否完整,身上的配飾(如發(fā)夾、首飾、義齒等)是否取下。清點隨患者帶入手術間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講明手術配合的注意事項。③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用親切的交談方式再次認真仔細核對患者姓名、床號、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做各項術前準備工作的同時,采用安慰性和鼓勵性語言與之交談,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實施手術的麻醉醫(yī)師,減少其陌生無助感。④協(xié)助患者擺好手術所需要的體位,以符合手術操作需要且安全舒適為原則,保證患者術中體位舒適,要防止支撐點和固定點壓迫神經(jīng)和血管。手術過程中要減少不必要的身體暴露,以保護患者的自尊心。在不影響患者體位的基礎上,盡量滿足患者的舒適要求。⑤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打留置針、扎約束帶、留置尿管、上心電監(jiān)護儀、放置電刀負極板的作用,處處體現(xiàn)出對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全程陪護患者,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變化,及時準確執(zhí)行各種口頭醫(yī)囑,及時提供補充術中所需物品,確保手術安全順利進行,同時認真填寫手術清點記錄單。⑥器械護士準備手術器械,熟悉手術步驟,力求做到穩(wěn)、準、快,盡量避免發(fā)生器械碰撞,以減少患者的感官刺激。術中不談論無關話題、不議論患者病情,以免傷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慮。手術結束前,認真清點紗布、縫針、器械,保管手術切除標本等。⑦術畢巡回護士告知患者手術順利結束,與麻醉師一同護送回病房。到病房后向病房護士交待術中情況和注意事項,同時向其家屬簡單說明術中安全、順利,交待術后注意事項、手術麻醉情況等。
2.3 術后回訪
①術后2~3d到病房回訪術后患者,先到護士站查看病歷,了解術后回病房這段時間的病情,再探視患者。②先自我介紹,問候患者,說明回訪目的,及時告知手術成功消息,詢問患者術后的一般情況,如切口疼痛、飲食、體溫、傷口換藥、排氣、大小便等情況,有無感染及其他手術并發(fā)癥等。觀察體位固定處有無神經(jīng)壓迫或循環(huán)障礙,向患者及家屬宣教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就患者的不適給予安慰和解釋。③了解患者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征求患者對手術護理服務質(zhì)量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制定改進措施,填寫好術后回訪記錄單。手術室護士術后的訪視使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懷,從而產(chǎn)生安全感,利于術后康復。
手術室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有利于推動和促進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發(fā)展,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為手術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幫助患者安全平穩(wěn)地渡過手術期,使護士認識到手術護理已不再是簡單的操作配合,而是對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護理。由原來的針對患者在實施手術的短暫時間內(nèi)所采取的護理措施,向圍手術期護理擴展,激發(fā)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的熱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促進護士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積累工作經(jīng)驗。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度。人性化服務體現(xiàn)了護士溫柔、善良的品性,護士的服務源自內(nèi)心,注重細節(jié),在整個服務過程中體現(xiàn)了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的人文精神,提高了醫(yī)院的聲譽,打造了醫(yī)院服務品牌。表明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值得廣泛應用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應用[3]。
[1] 鄧小芳.人性化護理在眼科手術室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5):130.
[2] 阮軍.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淺析[J].當代醫(yī)學,2009, 15(33):125.
[3] 李智明.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116.
R473.6
B
1671-8194(2013)17-03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