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明盡管1月19日緬甸政府軍宣布停止對緬北克欽獨立軍的進攻,但至今前線并未全面停火,這場嚴重的武裝沖突自去年年底爆發(fā)以來已持續(xù)近一個月。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沖突地區(qū)與我國云南省盈江縣僅一河之隔。長期以來,居住在這里的中緬兩國人民關系密切,相互往來頻繁。緬北武裝沖突打破了中緬邊境地區(qū)的安寧,戰(zhàn)火直接威脅到我國邊民生活和當?shù)氐纳鐣刃颍芯掃呝Q(mào)遭受沖擊,一些中國商人損失嚴重。因此,作為緬甸的鄰邦,中國比別國更渴望看到緬甸各方的停火。 實際上,中國方面為促進緬甸政府與克欽組織的民族和解做了不少“勸和”工作,包括在雙方要求下,為雙方提供了談判場所。在緬甸雙方進行的多次談判中,至少在中國進行了三次,最近的一次談判也是在中國進行的。中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緬甸的民族和解,努力建立有利于兩國人民利益的和諧邊疆。 然而,在中國積極勸和、推動緬甸各方盡快停火時,緬甸的個別媒體和某些不希望看到中緬友好的勢力,卻向中國射出一支支暗箭,竟然把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沖突,扯上中國,胡說什么緬甸政府軍攻擊克欽獨立軍是在中國的所謂慫恿、支持下進行的,什么緬甸政府軍利用中國領空對克欽獨立軍的目標進行攻擊,等等。盡管這些詆毀中國的胡言亂語不值一駁,但它在互聯(lián)網(wǎng)擁有量還很低,信息不靈的緬甸,所產(chǎn)生的惡劣影響不可低估。 這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如今緬甸國內(nèi)形勢的復雜性。緬甸在結(jié)束軍人政府統(tǒng)治后,積極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但是改革面臨不少障礙,其中,民族問題就是一個突出問題。緬甸是一個有眾多少數(shù)民族的國家。民族矛盾長期存在,各種沖突時起時伏。以最近緬北的沖突來說,緬甸新政府成立后與克欽獨立組織的矛盾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升高。如何正確、妥善地處理民族問題正成為緬甸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在緬北雙方?jīng)_突升級的情況下,作為與緬甸山水相連的鄰居,中國需要開展全方位勸和的工作。實際上,中國政府已經(jīng)顯示了對緬甸局勢的高度關注,不但在第一時間派出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為政府特使赴仰光拜會緬甸總統(tǒng)吳登盛,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也在緬甸出席中緬兩軍首次戰(zhàn)略安全磋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也率領一個中國政府經(jīng)貿(mào)代表團在緬甸活動。外交、軍事、經(jīng)貿(mào)高官同聚緬甸,充分顯示中國對緬甸局勢的重視。 除了對這次緬北沖突雙方進行勸和外,今后我們還應加強同緬甸各派政治勢力的交往,包括反對派、民族地方武裝等。同時,我們要通過中緬雙方媒體和其他各種渠道,把中國支持緬甸改革開放,希望緬甸繁榮進步,希望中緬關系健康發(fā)展的誠意和聲音,讓更多的緬甸民眾了解。這樣才能在促進緬甸進步、促進中緬關系順利發(fā)展上起到更積極作用。▲(作者是云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研究員)
環(huán)球時報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