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6,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為普及搶救知識,推動規范治療,正式發布了《心律失常緊急處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共識》的主要發起人和核心撰稿專家胡大一、郭繼鴻、朱俊和楊艷敏教授出席了會議。
目前我國心律失常緊急處理缺少統一規范,各級醫院在急診心律失常的救治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規范。不同醫生之間的差距也很大,治療不到位和過度治療的現象比較普遍。據了解,《共識》撰寫歷時1年,經過3次核心專家討論會、10次全國專家意見征詢會,收集超過2 000多位臨床醫生的意見。內容基本涵蓋臨床最常見的13種心律失常急診情況,澄清了常見的診療誤區,能幫助解決絕大多數臨床實際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外都沒有專門的心律失常急診處理指南。而且,國際指南沒有針對我國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實用性較差,非心血管專科和基層醫生使用不方便。此項專家共識填補了這一領域的指南空白。”《共識》的執筆人之一,北京阜外醫院的朱俊教授說道。在談及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原則時,北京阜外醫院的楊艷敏教授強調,基層醫院是心律失常的首診急癥處理主戰場,醫生要根據基礎疾病、心功能狀態、心律失常性質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賽諾菲公司可達龍產品經理指出,作為《共識》的獨家贊助商,賽諾菲公司引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個藥物就是抗心律失常藥物可達龍。該藥物在中國上市30年來,已經成為器質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治療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