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秋香 李曉華 (吉林省公安消防總隊長春支隊門診部,吉林 長春 3002)
老年人因食管下段抗反流功能下降和食管黏膜組織的退行性改變,胃、十二指腸內容物更易反流入食管和被反流物中的H+引起食管黏膜損害。藥物治療以抑酸為主〔1〕。本研究擬觀察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治療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療效。
1.1 研究對象 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9例,均表現為反酸、胃灼熱、胸骨后疼痛、吞咽痛、吞咽困難等臨床癥狀,胃鏡檢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診斷〔2〕。經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心電圖、彩超、胸片檢查排除心、肺、腎系統疾病。采用隨機、平行對照、開放的臨床試驗。分為觀察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齡61~76(平均68.5)歲,病程3個月至10年;對照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齡63~78(平均70.5)歲,病程2個月至8.5年。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癥狀和食管炎內鏡分級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觀察組康復新液(湖南中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100 ml)10 ml,3次/d,雷貝拉唑(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20 mg)20 mg,1次/d;對照組雷貝拉唑20 mg,1次/d。療程均為8 w。治療期間要求患者每2周復診1次,并記錄反酸、胃灼熱、胸骨后疼痛、吞咽痛、吞咽困難等癥狀的變化及不良反應,癥狀緩解和消失的時間,治療2、4、8 w后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并復查胃鏡,觀察食管黏膜恢復情況。
1.3 內鏡檢查 治療前后進行電子胃鏡檢查,內鏡診斷與分級按全國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方案分為4級〔2〕:0級,正常(可有組織學改變);I a,點狀或條狀發紅、糜爛<2處;I b,點狀或條狀發紅、糜爛≥2處;Ⅱ級,有條狀發紅、糜爛,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級,病變廣泛,發紅、糜爛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1.4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癥狀療效評定標準 0分,無癥狀;1分,經提示可意識到癥狀的存在,但輕微可以忍受;2分,自覺癥狀存在,但不影響生活;3分,癥狀明顯,不能忍受,影響休息和睡眠。治療后:癥狀積分降低>80%為顯效;積分降低≤80%但>50%為有效;積分降低≤50%為無效。癥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內鏡下療效評定標準:治療2、4、8 w后復查胃鏡,①治愈:食管黏膜恢復正常;②有效:改善≥1個級別:③無效:改善不明顯。內鏡下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兩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7.5%,顯效31例、有效8例、無效1例)明顯高于對照組(87.2%,顯效24例、有效10例、無效5例)(P<0.05)。
2.2 兩組內鏡療效比較 觀察組內鏡療效總有效率(100.0%,愈合31例、有效9例)明顯高于對照組(92.3%,愈合23例、有效13例、無效3例)(P<0.05)。觀察組總愈合率(77.5%,2、4、8 w 愈合分別為 23、7、1 例)明顯高于對照組(59.0%,2、4、8 w 愈合分別為 6、11、6 例)。
2.3 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對照組有1例出現輕微腹脹,但未影響治療,未做特殊處理,療程結束后癥狀自行消失。無失訪病例。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未見異常。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多種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主要是食管對胃、十二指腸反流內容物的防御機制下降有關。老年人組織松弛,食管括約肌張力降低,加之肥胖、便秘、胃排空延遲,腹壓和胃內壓力增大,食管下括約肌不能有力收縮,導致胃食管反流增加,加上老年人食管黏膜的退行性改變,使食管黏膜的抗酸能力減弱。同時,老年人合并多種疾病,口服多種藥物也會導致藥物性食管黏膜損害和藥物性食管括約肌張力降低。胃灼熱、反酸、胸骨后疼痛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癥狀。老年人因疼痛反應不敏感和食管對酸性反流物的刺激敏感性降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癥狀多樣且不典型,診斷多依靠內鏡檢查。目前治療手段主要是抑酸和(或)促進胃腸動力,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復發和并發癥〔3〕。
雷貝拉唑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是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抑酸能力強,效果持久,能有效促進癥狀消失和黏膜愈合。康復新液是從美洲大蠊的干燥蟲體提取物中分離、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劑,它不僅富含促進細胞增殖和組織生長作用的多元醇類和肽類,而且還含有增強免疫功能的黏糖氨酸、黏氨酸等多種成分。康復新液具有加快人體創面愈合速度,顯著縮短創面修復時間,提高創面修復質量,消除炎癥水腫,提高機體免疫等作用;還能有效抑制胃液的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減少胃蛋白酶排出,從而促進潰瘍愈合〔4〕。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鈉具有抑酸起效快、個體差異小、安全性好等特點,臨床上可迅速緩解胸骨后疼痛、胃灼熱、反酸等不適癥狀。
1 李東復,陳永勝,馬靜婷,等.艾普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J〕. 中華消化雜志,2011;31(4):264-5.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21(4):221-2.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2007,西安)〔J〕. 中華消化雜志,2007;27(10):689-90.
4 陳 靜.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