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 月,《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贛南蘇區振興國家戰略的正式實施,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要將贛州打造成為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大力開展稀土非法開采整治行動,對有效保護稀土資源,控制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稀土非法開采者以快速獲利為目的,有效采收率極低。據統計,國有企業稀土開采的噸回收率為60%,大型的民營企業回收率只有40%,而私采亂挖的礦山甚至只有5%,稀土資源被大量浪費,并由此引發巨大環境問題,恢復治理的代價非常大。2011年,江西省全年的稀土企業利潤為64億元,而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
我們認為,大力開展稀土整治行動的有效舉措是:①強化宣傳,發動群眾。稀土非法開采點多面廣,且多位于縣縣之間、鄉鎮之間交界處的偏遠山嶺,較難被發現,只有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廣大群眾參與到非法礦點的監管舉報中來,才能彌補執法力量的不足,增強監控管理的效果。②點面結合、從重打擊。獲取非法開采信息后,執法部門要迅速出擊,切忌遲緩,以防信息泄露,貽誤人贓俱獲的時機。安遠縣在整治打擊過程中堅決做到"四個徹底",即徹底搗毀生產設備,徹底搗毀礦堆、工棚,徹底沒收原材料,徹底沒收非法礦產品,使全縣非法開采稀土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③橫向聯動、縱向互動。打擊稀土非法開采是一項需要聯動配合的工作,礦管、國土、環保、水保、公安、檢察、林業等部門必須一同參與進來,發揮各自的職能,橫向聯動,共同執法,才能加大對非法開采者的懲治打擊力度。同樣,縣、鄉、村、組四級縱向互動也非常重要。安遠縣在開展稀土整治的過程中,橫向組建了縣稀土綜合執法隊,縱向建立了屬地管理責任制,基本形成了“上下聯動、協同配合,快速出擊、綜合防范”的稀土整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