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忠
血性胸腔積液39例病因分析
吳 忠
目的探討血性胸腔積液的病因。方法回顧性分析39 例血性胸腔積液的發病原因。結果血性胸腔積液多由惡性腫瘤導致(25例),但肺吸蟲性、結核也可引起。結論血性胸腔積液病因各異,以惡性腫瘤多見,但臨床診斷時仍應警惕其它可能。
血性胸腔積液;病因;診斷
胸腔積液是內科系統的常見、多發疾病,按其性質不同可分為滲出性及漏出性胸腔積液,按病因不同又可分為惡性及良性兩大類型,其中胸腔積液為血紅色是高度懷疑惡性胸腔積液的重要線索。本文收集了39例血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病因分布情況,旨在為臨床確診提供線索。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收治的血性胸腔積液患者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齡(42.0±18.4)歲。其中惡性胸腔積液共25例,結核性胸膜炎11例,其它病因如肺吸蟲性、肺炎旁積液、急性肺栓塞共3例。在惡性胸腔積液病因分析中,肺腺癌15例,腺鱗癌3例,肺鱗癌2例,胸膜惡性間皮瘤3例,乳腺轉移癌1例,淋巴瘤1例。
1.2 臨床表現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咳嗽,其中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多見血痰,良性病變中以結核中毒癥狀午后發熱最具有特異性,體溫多在38℃以上,癌性胸水也可出現發熱,但發熱多在38℃以下,無明顯規律,臨床少見。
1.3 實驗室檢查經檢查惡性胸腔積液胸水紅細胞計數中有19例患者RBC>0.1×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0.43±0.05),淋巴細胞比例(0.52±0.10),LDH(525.10±119.41)U/L,ADA(8.40±2.41)IU/L,CEA(353.56±109.21)μg/L,蛋白定量(47.31±13.37)g/L。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3例RBC>0.1× 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0.23±0.12),淋巴細胞比例(0.69±0.13),LDH(235.84±228.58)U/L,ADA(78.15±13.37)IU/L,CEA(1.11±0.85)μg/L,蛋白定量(45.53±10.32)g/L。
1.4 診斷依據惡性胸腔積液診斷依賴于胸水細胞學找到癌細胞或胸膜組織病理檢查發現癌細胞浸潤。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診斷主要依據胸水培養抗酸桿菌陽性,病檢胸膜組織發現結核結節病灶或診斷性抗結核治療有效。肺吸蟲性胸腔積液診斷依據寄生蟲實驗室檢查確診,急性肺栓塞的診斷依據臨床癥狀結合肺動脈CTA確診。
本研究顯示,血性胸腔積液多由惡性腫瘤導致(25例),其次為結核性(11例),其它病因如肺吸蟲性、肺炎旁積液、急性肺栓塞引起較少(3例)。
胸腔積液病因較多見,在診治時首先應明確是滲出液或漏出液,得到正確鑒別后,應進一步明確原發病因,針對漏出液病因治療如控制心力衰竭或改善肝功能等可獲得良好療效[1]。對于滲出液,血性胸水臨床多考慮為惡性腫瘤,其次為結核,但發現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高也應警惕寄生蟲導致[2],筆者通過對肺吸蟲性胸腔積液的治療發現該病因引起的胸腔積液多引流不暢,B超檢查常常存在大量纖維分隔,胸水呈鮮紅血色,易與結核性致血性胸水混淆,因此當臨床或實驗室檢查有相對特異性表現如嗜酸性粒細胞高、胸痛及呼吸困難明顯等應考慮到寄生蟲或肺栓塞的可能。從病理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惡性腫瘤分類中以肺腺癌多見(60.0%),則腺鱗癌、鱗癌、胸膜惡性間皮瘤及轉移性腫瘤相對少見,這與過去肺癌分型以鱗癌為主不一致,可能與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環境改變有關。
Light標準[3]是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鑒別診斷滲出液和漏出液的標準,其診斷效率高達96%。在血性胸水的分析中Light認為,當胸腔積液中RBC>0.1 ×109/L時,多提示為惡性腫瘤[4]。從本資料中可以看出,惡性血胸有76.0%的患者達到此標準,而結核性血胸患者中該比例為27.3%,說明血性胸腔積液中,惡性腫瘤導致的胸水紅細胞數升高往往高于結核所引起。作為血性胸水的兩大病因,治療及預后有很大差別,因此準確的鑒別診斷尤為重要。一般說來,胸水ADA、LDH、CEA的含量檢測有良好的鑒別意義,當LDH>500U/L,CEA>20μg/L多提示惡性腫瘤,而ADA>70μg/L時高度提示結核性感染,而當ADA<40μg/L基本可排除。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診斷還可以通過臨床診斷性治療觀察療效得以確診,此外,多次查找惡性胸腔積液中脫落癌細胞也有確診意義,在送檢時應注意抗凝,大量胸水患者盡量取最后一管胸水送檢,可提高陽性診斷率。胸膜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在胸水未找到癌細胞的情況下仍然為唯一的手段。
[1]West PJ,Cannon M.Heartaches: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s[J].Oncol Nurs Forum,2013,40(4):315-317.
[2]Navaz AK,Raikar MP,Acharya V,et al.Pleural effusion: An unusual cause and association[J].Lung India,2013,30(2):158-160.
[3]Light RW,Macgregor MI,Luchsinger PC,et al.Pleural effusions:The diagnostic separation of transudates and exudates[J].Ann Intern Med,1972,77:507-513.
[4]Light RW.The Light criteria:the beginning and why they are useful 40 years later[J].Clin Chest Med,2013,34(1):21-26.
R561
A
1673-5846(2013)08-0370-02
湖北省興山縣中醫醫院,湖北宜昌 44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