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王麗娟
目的探討和分析在慢性乙肝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護理干預在其中的應用情況及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自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將其按照入院治療時間平均的分成兩組(即對照組52例和觀察組52例),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護理治療,采用針對性干預方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統計和分析。結果經過統計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方面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效果、肝臟炎癥改善率以及護理治療依從性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結果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對慢性乙肝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治療,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有效率,是一種安全、理想、有效的臨床診療方法。
慢性乙肝;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慢性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導致的世界范圍的疾病,它具有高傳染性、預后差、病程長等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日常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和危害。本文選擇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并分別對其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和護理干預方法進行治療,統計、分析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的慢性乙肝患者104例。年齡35歲~76歲,平均年齡為(51.87±6.25)歲;女47例,男57例;病程為10個月~18年,平均病程為(6.15±3.75)年。將104例患者平均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全部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等方面的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對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具體內容包括用藥護理、疾病知識講解、入院宣傳、飲食護理以及活動干預等。觀察組在給予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其實施護理干預治療。具體方法為:用藥指導: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遵循主治醫師的醫囑進行科學、正確的用藥,并耐心對患者講解慢性乙肝的用藥知識。同時,還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經濟情況選擇適當的抗病毒藥物。心理干預:醫護人員通過耐心、細致的護理,增強患者的信心和信任度。同時,及時的同患者家屬做好交流和溝通工作,從而通過各方努力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恐慌,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能夠保持一個積極、樂觀、輕松的良好心態主動配合醫生治療。飲食干預:指導患者多以蔬菜、水果、清淡飲食為主,并在治療期間戒煙、戒酒、戒油炸辛辣食品,從而幫助患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1.3 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軟件對10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臨床護理治療情況及效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并采用χ2檢驗、t檢驗進行表示,P<0.05,結果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護理效果比較分析研究分析顯示,經過臨床護理治療后,對照組5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27.87±6.75)d,觀察組5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5.98±7.84)d,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護理效果中,對照組患者腹脹改善總有效率為93.33%(28/30),其中,顯效19例(63.33%),有效9例(30.0%),無效2例(6.67%);納差改善總有效率為85.19%(23/27),其中,顯效15例(55.56%),有效8例(29.63%),無效4例(14.81%);乏力改善總有效率為82.76%(24/29),其中,顯效13例(44.83%),有效11例(37.93%),無效5例(17.24%);肝區不適改善總有效率為76.67%(23/30),其中,顯效17例(56.67%),有效6例(20.00%),無效7例(23.33%)。觀察組患者腹脹改善總有效率為97.22%(35/36),其中,顯效患者24例(66.67%),有效11例(30.56%),無效1例(2.78%);納差改善總有效率為93.55%(29/31),其中,顯效18例(58.06%),有效11例(35.48%),無效2例(6.45%);乏力改善總有效率為93.75%(30/32),其中,顯效20例(62.50%),有效10例(占31.25%),無效2例(6.25%);肝區不適改善總有效率為89.74%(35/39),其中,顯效28例(71.79%),有效7例(17.95%),無效4例(10.26%)。觀察組臨床癥狀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肝臟炎癥改善率分析經過比較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治療后的3個月(17例,32.69%)、6個月(21例,40.38%)、12個月(37例,71.12%)、18個月(42例,80.77%)以及24個月(47例,90.38%)時的肝臟炎癥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0例,0.00%;3例,5.77%;9例,17.31%;12例,23.08%;17例,32.69%),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護理依從性分析經過統計分析顯示,在遵醫囑用藥、合理飲食、定期復查、生活規律、戒煙戒酒等護理依從性方面,觀察組患者(94.23%、92.31%、84.62%、90.38%、96.15%)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40.38%、23.08%、25.0%、42.31%、30.77%),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乙肝主要指的是患者的乙肝病毒經檢測呈陽性,且病程時間超過半年,或發病的日期不明確,臨床癥狀表現為慢性肝炎的一種肝炎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脹、惡心、畏食、乏力、肝區疼痛等,嚴重的患者還伴有不同程度的脾大、肝掌、蜘蛛痣、肝功能異常以及慢性肝病面容等。經過統計學分析顯示,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在經過臨床護理治療后,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患者在住院時間上明顯短于常規護理的患者;在臨床治療效果、肝臟炎癥改善率以及護理依從性方面要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患者,組間比較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慢性乙肝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積極的應用和推廣護理干預療法,從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病情改善率和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促進其病情早日康復。
[1]劉芳.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24(16):420-423.
[2]胡秀英.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抗毒治療的影響[J].工企醫刊,2013,1(05):1018-1019.
[3]周勤.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2,19(03):170-171.
[4]王雪梅,宮祥峰,王麗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歧視心理相關因素分析及人性化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刊,2011,3(21):489-490.
[5]許俊華.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9(06):1130-1131.
R248.1
A
1673-5846(2013)08-0491-02
琿春礦業集團公司總醫院,吉林琿春 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