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哲琪
金融業正在成為浙江的支柱產業。2000年,浙江金融業增加值占GDP 的3.5%,2012 已上升到8.0%。2000年至2012年,金融業對于浙江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8.9%。
金融業是浙江的優勢產業。浙江金融業的兩個重要指標,顯著高于全國金融業平均水平,從區位商理論看,這表明金融業是浙江的優勢產業。浙江金融業增加值占浙江GDP比重,2003年與全國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國GDP比重相當,到了2011年,高于全國平均3.1個百分點;浙江金融業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占浙江從業人員比重,2000年比全國金融業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占全國從業人員比重高0.15個百分點,到了2011年,擴大到0.21個百分點。
浙江金融業很可能具有面向全國服務的功能。2011年,浙江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10.9%,比浙江GDP占全國比重高4.1個百分點。究其原因,除了浙江區域經濟金融高度活躍外,走出去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進一步以數據分析,2012年,浙江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占全國的8.8%,比一直雄心勃勃企圖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還高2.7個百分點。據此或可認為,浙江金融業已跨出行政區劃界限,以浙江企業對外投資為帶動,浙江金融的貸款觸角正在進入省外。進一步可以認為,像浙江這么一個區域性的金融體系,正在具有面向全國服務的特征。
然而,近年浙江金融業表現并不能令人滿意。必須看到,浙江貸款增速和金融業增加值增速,近年來均有不同程度的趨緩。浙江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年均增速,2000年至2009年高達23.8%,2010年至2012年降至14.9%。浙江金融業增加值2000年至2011年年均增速高達24.8%,但2012年快速回落,僅比上年增長1.2%。
由此累及浙江金融占全國地位下降。浙江金融占全國金融兩個重要數據,均在2008年達到高位以后開始下降。浙江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占全國的比重,從1996年開始扶搖直上,至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的9.3%后開始下降,2013年上半年為8.7%,跌去了0.6個百分點;浙江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從1997開始上升,2008年達到11.1%,此后開始下降,2011年為10.9%,跌去了0.2個百分點。
很顯然,這幾年浙江金融在省內的表現是令人滿意浙江金融業歷時十年高速增長,在全國金融競爭市場占據了制高點,是來之不易的成績,決不能輕易喪失的,但在全國并不如人意。對于這一狀況,應該說是受到了浙江經濟的拖累。金融危機以來,浙江GDP增速有較大回落,而浙江GDP增速與金融增加值增速呈現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達0.703。隨著浙江經濟增速放慢,浙江金融增速也在放慢,從而出現了浙江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下降的趨勢。
浙江金融業歷時十年高速增長,在全國金融競爭市場占據了制高點,是來之不易的成績,決不能輕易喪失。在這樣一個事關浙江金融進一步做大做強,事關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走出去將是浙江金融未來發展,以及以金融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戰略。
——堅持金融業走出去,積極開拓省外市場以弱化省內經濟波動的不利影響,增強金融業對省內經濟的支撐。從產業來說,金融業已成為浙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2年,浙江金融業增加值約為浙江GDP的8.0%,占服務業份額的1/6。浙江金融業正在成為浙江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然而,就現狀而言,浙江金融業的較好發展態勢正在受到浙江經濟放緩不利影響。要借助浙商對省外投資的潮流,優化提升金融走出去格局,弱化區域經濟金融發展的不利影響,穩步推動浙江經濟發展。
——堅持金融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是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浙江經濟長期以物質性產品生產為主,但浙江耕地資源高度稀缺,以粗放模式為主的物質性產品生產已經遭遇重大的資源性制約。從全球現代經濟增長規律看,制造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必定會向金融資本轉型,或采取制造業與金融業結合,或直接進入金融業,由“玩產品”向“玩資本”轉型。浙江金融適應浙商走出去大趨勢,與浙商捆綁在一起,推動浙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堅持金融業走出去,積極打造金融港,著力為浙江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配置要素提供有力支撐。作為毗鄰上海的經濟大省,浙江要利用自身雄厚的民間金融基礎,堅持省內與省外結合,把浙江建設成為全國性的投資中心。在發展過程中,明確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戰略,強化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民間財富管理、投資總部金融等方面功能,積極為浙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