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祥
余學詩老中醫運用獨活寄生湯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60例臨床觀察
胡 祥
目的觀察獨活寄生湯治療老年骨關節炎(OA)的療效。方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患者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0例給予以加味獨活寄生湯為基礎方辨證治療,對照組60例給予消炎、止痛、保護關節為基礎,服用尼美舒利膠囊及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均12天為1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癥狀變化,比較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0%;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獨活寄生湯辨證治療老年性骨關節炎有良好療效,安全性較好高。
中醫;獨活寄生湯;老年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老年骨性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我院名中醫余學詩主治醫師長期致力于中醫臨床,推崇張仲景之說,鑒于張仲景《金匱要略》,善于運用經方,精于老年疾病的診治,對老年慢性疾病有獨到見解,足資吾輩等后人師法?,F將余學詩老中醫運用獨活寄生湯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經驗臨床療效觀察如下,供同仁借鑒、學習與繼承、發揚。自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部采用獨活寄生湯加味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60例,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患老年骨性關節炎患者120例。將其隨機按姓名編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在65~80歲;病程1~12年。按病變部位攝片分度,輕度30例,中度22例,重度8例;按病變主要關節部位分雙膝關節22例,雙手腕關節6例,足踝關節15例,腰椎小關節10例,頸椎小關節4例,雙側髖關節3例。對照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65~78歲,平均71.5歲;病程8個月~20年。按病變部位攝片分度,輕度 30例,中度 24例,重度 6例;按病變主要關節部位分雙膝關節18例,手腕關節9例,雙足踝關節15例,腰椎小關節13例,3例為頸椎小關節,2例為髖關節。兩組在病史、年齡、性別和病變部位以及病情程度上都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尼美舒利膠囊100mg,每日2次,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0.628g,每日3次,均飯后服用,12天為1個療程。治療組給以獨活寄生湯加味獨為基本方,藥用潞黨參30g、當歸15g、杭白芍20g、干熟地15g、獨活40g、桑寄生20g、秦艽15g、懷牛膝30g、杜仲10g、茯苓15g、防風10g、川芎15g、桂枝15g、甘草15g、細辛6g、雞血藤膏30g、膽南星15g。辨證加減:關節隱痛,腰膝酸軟,活動不利,證屬肝腎不足,可加瑪咖、枸杞、補骨脂、何首烏各30g;肢體關節疼痛,重者,屈伸不利,氣候變化時加重,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緩解,舌淡、苔白,脈沉細緩,屬陽虛寒凝,加制炙附片60~120g(附片開水先煎3h)、干姜15g;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變形,活動困難,或腰彎背駝,面色晦黯,唇舌紫黯,脈沉或細澀。屬瘀血阻絡,加桃仁10g、紅花10g、烏梢蛇20g,制甲珠10g(沖服)。每2日1劑,浸泡30min后,水煎3次,取汁900ml,分6次溫服,12天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對其進行臨床療效觀察。
1.3 中西醫診斷標準西醫主要參照《內科學》中關于關節炎骨性的標準;中醫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2.1 療效比較治療組33例治愈,23例顯效,4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19例治愈,11例顯效,30例無效,總有效率為50.0%;從結果來看,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1差異非常顯著。
2.2 不良反應治療組有3例分別出現胃脘部飽悶、不思飲食及腹瀉,對照組有12例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灼痛、返酸、乏力、皮疹、白細胞減少等,均未影響治療。兩組不良反應率分別為5.0%, 2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余學詩老中醫認為老年骨性關節疾病是老年人高發的慢性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僵硬、疼痛、腫大、且活動不便,屬中醫痹證范疇。余老帶教時熟背經典《素問》謂之痹:“多由風寒濕氣乘虛襲于經絡,氣血凝滯所致?!比~天士對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絡”之說,提出了“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緩攻”,“虛人久痹宜養肝腎之氣血”的效驗。故認為,本病由于年過七旬,體質虛弱,氣血虛少,肝腎不足,造成筋骨失養,外感風寒濕之邪而久稽不去所致。此外本病病程日久有兩個方面轉變,一是久病多虛,二是久病多瘀。故在辨證論治時,治病上求本,補腎壯骨,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為本病的治療原則。臨床上十分推崇獨活寄生湯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疾病,凡是證見虛痹證候,如腰膝酸痛、怕冷,脈沉或虛大而弦舌質淡都可采用獨活寄生湯。余學詩老中醫對方解認識獨特,認為獨活為君藥,善于祛下焦風寒濕邪,蠲痹止痛,臨床上常用40~60g;以防風、桂枝、細辛、秦艽為臣藥,具有祛風勝濕,辛溫祛寒止痛,通調血脈;以懷牛膝、杜仲、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以當歸、杭白芍、川芎、熟地黃以養血活血;潞黨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扶助正氣共為佐藥。使藥為甘草調和諸藥。對于久病患者,可以加上制甲珠、烏梢蛇性善走串,做到通達內外,制甲珠和烏梢蛇相互作用,能夠起到通絡止痛功效;久病且多痰患者,膽南星可調節經絡,起到祛痰功效。雞血藤膏是余學詩老中醫用藥經驗,認為行血活血通絡的作用較強,臨床大量運用于風寒濕痹痛、手足麻木、肢體活動不利者,臨床上常用 20~30g。綜上所述,祛邪、祛風、標本兼治、通血化瘀、通絡止痛,可使血氣足而風寒濕除,肝、腎強而痹痛愈。
治療組在臨床取得良好療效且無毒副作用,余學詩老中醫認為老年骨性關節疾病病因病機為本虛為氣血陰陽臟腑虧虛,外感風寒濕之邪,內生痰濁瘀血為標。而獨活寄生湯方中含八珍湯補益肝、腎氣血,扶正培本,能提高強老年患者的體質,有利于祛邪通痹。故本方適用于所有老年骨性關節炎患者,且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臨床值得推廣。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356.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48.
[3] 施杞.中醫骨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490-493.
[4] 中華醫學會.骨性關節炎診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學雜志, 2003,7(11):4.
R856.2
A
1673-5846(2013)09-0284-02
姚安縣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云南楚雄 6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