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廣數
骨外固定在創傷骨科應用的臨床分析
零廣數
目的研究骨外固定在創傷骨科中應用效果。方法對2010年3月~2012年5月進入我院創傷骨科接受骨外固定術治療的186例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回顧性分析,觀察治療效果。結果186例患者中,總有效率為100.0%;優良率為97.8%,無效為0例(0.0%)。結論骨外固定在創傷骨科中具有優良的療效,其方法簡便、并發癥少、患者痛苦小、恢復快、費用低等優點,且能夠較好的矯正畸形和延長肢體,在臨床上多受患者好評,值得推廣應用。
骨外固定;創傷骨科;應用
骨外固定(External fixation)是利用外固定架(器)對骨折端進行復位和固定的一種治療手段。其經軟組織將內植物(針或釘)穿過骨折的遠近端,然后通過連桿和固定夾將裸露于皮膚外的內植物彼此連接起來,在骨折端起到加壓、牽拉和中和作用以達到復位和固定骨折、重建骨骼并校正畸形的目的[1]。為探討骨外固定技術在創傷骨科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選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創傷骨科接受骨外固定術治療的186例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具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186例患者與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診斷標準相一致:①患者有外傷史;②肩部腫脹,壓痛明顯,可觸及異?;顒蛹肮遣粮?; X③ 線檢查明確診斷;其中男105例,女81例;年齡21~82歲,平均(48.1±12.8)歲,體重 49~85kg,平均(65.2±15.6)kg;致病原因:滑倒所致72例,交通事故95例,其它原因19例。
1.2 治療方法
1.2.1 操作原則先復位(先矯正短縮重疊移位,再糾正側方和成角移位,最后矯正旋轉在和分離移位;如閉合復位困難,可考慮切開復位,但應盡量少分離軟組織和剝離骨膜),再穿針固定的原則。
1.2.2 術前工作由于肱骨頸部的血運豐富,患者受傷后出現瘀斑和局部的腫痛;常規的祛瘀和消腫脹以及疼痛需要一周左右后方能進行骨外固定治療,這不僅可能會耽誤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而且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對出現祛瘀和腫脹疼痛嚴重患者且末梢循環處于正常的患者給予冷敷治療,同時也要進行皮膚的牽引工作,并且建議患者要加強對肱骨附近肌肉的鍛煉,每日4~5次,每次時長為5~10min;經護理后患者3d左右可進行的骨外固定的治療。
1.2.3 盡早進行外固定器手一旦確定好治療方案,應盡快安排手術,盡早進行外固定器治療。因為手術時間延誤,少許骨痂形成,則骨折移位難以矯正,影響預后。
1.2.4 適當麻醉外固定器穿針手術一定要在適當的麻醉下進行,如選用臂神經叢阻滯或靜脈麻醉[3]。而不能采用簡單的局部浸潤麻醉,以免影響骨折復位,影響可能需反復進行的調整固定。
1.2.5 器械嚴格消毒外固定器及其安裝器械均應預先消毒,固定針、連接桿、固定螺栓、螺母、扳手等應高壓蒸氣消毒,慢速電鉆或氣鉆等應用甲醛熏蒸消毒。
1.2.6 嚴格無菌操作手術野消毒范圍應按常規手術消毒范圍進行,鋪巾應注意手術肢體下方的鋪巾,為了矯正旋轉移位的方便,肢體近側和遠側的消毒范圍應加大。
1.2.7 選用慢速電鉆或氣鉆固定針進針時切忌用錘子錘擊,也禁用快速電鉆鉆入。前者易使骨皮質劈裂,固定針松動;后者容易使固定針周圍的軟組織和骨骼灼烙傷[4],產生壞死,出現固定針松動、滑脫等。
1.2.8 進針部位的選擇應根據進針平面軟組織的解剖特點,避開重要神經血管和肌腱;理想的進針點是在骨骼貼近皮下的部位,一般選擇皮膚和骨間的肌肉軟組織最薄弱處進針。安裝應便于觀察和控制軟組織的損傷,并允許施行任何可能需要的手骨術,如修復重建,換藥,植皮或骨移植等。
1.3 療效評定①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患者折部位愈合,功能完全得到恢復;好轉:骨折復位效果一般,功能基本得到恢復;無效:骨折部位無變化,功能未得到恢復; 差:骨折沒有得到愈合或者是畸形愈合,有腫痛感,功能出現障礙。②患者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標準:優:患者治療后肩關節沒有出現功能性障礙,腫痛基本消除,肩部能夠自如活動;良:患者肩關節部位偶爾會出現腫痛和壓痛,在天氣潮濕或者陰涼會感到不適,不能做體力活;中:患者肩部感覺不適加重,肩部活動出現部分受限;差:肩部有自發疼痛、壓痛嚴重,勞累或天氣變化肩部漲痛不適,肩部活動度受限明顯。
186例患者中,治愈178例(95.7%),好轉8例(4.3%),無效0例(0.0%),總有效率100.0%?;颊呒珀P節的功能為優的145例(78.0%),良的29例(15.6%),中的8例(4.3%),差的4例(2.2%),優良率為97.8%。
在現代創傷骨科中由高能、高速和高空致傷的病例漸增,且傷勢嚴重而復雜。特別是伴有嚴重軟組織傷或傷口污染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已有感染的骨折、多發傷骨折、多發性骨折、復雜的閉合性骨折等。即使完善的現代內固定技術,也難以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勉強使用時,更易發生皮膚壞死、局部感染、骨髓炎、骨不連、骨缺損等嚴重并發癥,甚至有的久治不愈而最終截肢[5]。并發癥多的主要原因是傳統方法難以同時解決多種組織重建與骨折固定治療時的矛盾,如骨折固定與血供,以及傷口處理和感染的防治,復雜骨折的穩定與關節功能等,治療中往往顧此失彼。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骨外固定又重新得到重視和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次研究中應用骨外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愈合率仍達95.7%以及肩關節功能優良率達97.8%,顯示了骨外固定在創傷骨科中的良好療效。骨外固定在創傷骨科中應用,有以下優點:①提供多種方式的力學作用,可根據不同骨折類型實施加壓固定,牢穩固定和后期的彈性固定,以及進行骨段或肢體延長。治療中對固定剛度可以進行調整。②最大限度保護血運,遠離骨折處穿針的空間固定方式,即不破壞骨髓內、外血運,很少干擾骨愈合的生物學環境,利于實現生物學固定。③對全身干擾小,手術創傷小,麻醉簡單,不用輸血。即使在復雜傷情下對骨折進行治療,也不干擾生命指征和影響其它臟器傷的治療。④固定的范圍靈活,既可進行骨折局部固定,又能進行長跨度的固定或多部位的聯合固定,以及胯關節的固定。⑤便于相關傷的處理,不但減少感染機會,而且利于開放性或感染性傷口的處理,使軟組織傷的治療變得簡單有效。肢體后方可架空,便于護理和康復。⑥術后還可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矯正殘余的軸線偏差[6]。⑦有利于關節活動,骨干部和近關節端的固定基本不影響關節活動。允許關節活動的,治療關節骨折的骨外固定器也已有臨床應用。⑧利于降低醫療成本,因設備簡單,操作簡便,無須二次手術和器材可重復使用等因素,可使醫療費大幅度降低,便于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1] Viskontas DG,Macleod MD,Sanders DW.High tibial osteotomy with use of the taylor spatial frame external fixator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Can J Surg,2006,49:250-254.
[2] 秦泗河.關于矯正下肢畸形成角旋轉中心的概念解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7,24:1728-1729.
[3] Dror P.Principles of deformity correctiovn[M].Berlin: Heidetber g, Spinger,2002:21-23.
[4] 秦泗河.小兒矯形外科[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535-655.
[5] 秦泗河.Ilizarov技術與骨科自然重建理念[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8:595-596.
[6] Long Q.New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one lengthening and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s[J].The Journal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 and Limb Lengthening,2004,15:93-93.
R264
A
1673-5846(2013)09-0326-02
廣西百色市德??h人民醫院,廣西百色 53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