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芹 徐立杰 陳 麗 李夢杰
兩種穿刺法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功能的影響
潘洪芹 徐立杰 陳 麗 李夢杰
穿刺法;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
自體動靜脈內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是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在國內外均為首選血管通路方式[1]。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延長,如何維持功能良好的動靜脈內瘺從而延長內瘺使用壽命值得臨床醫務工作者關注[2]。熟練正確的內瘺穿刺技術能夠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并能維護其良好的功能[3]。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采用針尖斜面向上穿刺行血液透析易引起的內瘺并發癥且發生較早,為探討更科學的內瘺穿刺法降低內瘺并發癥的發生,在內瘺穿刺時可采用針尖與皮膚呈 20~40°針尖斜面向左進行穿刺成功后,固定針柄并轉動針體使針尖斜面向下進行透析,經實踐取得較好內瘺保護效果,現將研究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使用新自體動靜脈內瘺為血管通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其中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使用新內瘺的患者20例為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為20~72歲,其中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8例,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8例,高血壓腎病4例;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使用新內瘺患者20例為觀察組,男15例,女5例,年齡為19~76歲,原發病為腎小球腎炎7例,多囊腎2例,高血壓腎病4例,糖尿病腎病7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原發疾病及血液凈化方式、治療時間等均無顯著性差異,本研究無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內瘺皆為術后8~12周、均為已成熟內瘺,兩組均固定技術熟練的高年資護士進行內瘺穿刺,并有計劃地更換內瘺穿刺部位(繩梯狀穿刺)。觀察組采用與皮膚呈20~40° 針尖斜面向左進行內瘺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針柄并轉動針體,使針尖斜面向下并固定行血液透析。對照組采用針尖與皮膚呈 20~40°針尖斜面向上穿刺成功后常規固定。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種穿刺方法的疼痛感覺,評價方法使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和0~10級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法測量疼痛程度[4],分別于每次動靜脈內瘺穿刺后即刻評估兩組患者的穿刺疼痛,將疼痛結果分別記錄在疼痛量化記錄表上[5];比較分析兩組自體動靜脈內瘺2年間內瘺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包括動脈瘤、內瘺發生血栓致部分或完全阻塞、透析治療中血流量不足。
1.4 統計學方法釆用 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的內瘺穿刺疼痛比較用t檢驗,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統計學有意義。
兩組透析時內瘺穿刺疼痛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穿刺后即刻疼痛評分分別為(3.12±1.65)分及(3.24±1.47)分,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內瘺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見表1。
動靜脈內瘺是一種安全方便并能長期使用透析血管通路,維持良好的內瘺功能是保證血液透析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日常護理和正確穿刺技術是提高內瘺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內瘺穿刺不當易致內瘺并發癥導致內瘺損傷。因此研究科學的動靜脈內瘺穿刺方法,能減少因穿刺技術帶來的并發癥從而延長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壽命。
本組研究顯示,動靜脈內瘺穿刺時針尖斜面向左穿刺成功后將針尖斜面向下固定,內瘺穿刺疼痛不受影響。而曹玉蘭等[6]學者研究中透析時針尖斜面的方向對血液透析效果無影響。表1可見動、靜脈內瘺穿刺時針尖斜面的方向對內瘺穿刺疼痛影響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觀察組患者在動靜脈內瘺穿刺成功后采取針尖斜面向下固定行血液透析治療,內瘺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臨床實踐證明,針尖斜面向左進針,使針與皮膚及血管的切割面較小,保證穿刺成功率及治療結束后傷口愈合速度。此種穿刺方法是為保護患者動靜脈內瘺在工作中觀察并產生出的操作方法。穿刺時針斜面向左不會在瞬間取走局部穿刺點的部分組織,拔針后皮膚的皮瓣覆蓋針孔,可見針孔細小呈彎月形,創面小,易于愈合,対防止內瘺感染保護內瘺功能,延長使用壽命非常有益。透析過程中由于血泵流速作用,容易對近斜面(皮膚側)血管壁形成損傷,由于血管壁表淺,針尖斜面向上固定針柄后又使斜面更貼近皮膚側血管壁,使該側血管的損傷加重。由于被動的血流沖擊作用使瘺口與針尖之間的血管逐漸擴張血管壁變薄并膨出形成動脈瘤并易致血栓形成,使治療中血流量不足甚至管腔阻塞。觀察組采用針尖斜面向下固定透析,使血管下壁與針尖斜面保持一定距離,減少對血管內膜的損傷,由于血流向前向下沖擊,血管下壁由于骨骼襯托不易擴張,因此血管瘤、狹窄也相應減少。動脈瘤、狹窄、阻塞等內瘺并發癥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X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果表明,針尖斜面向左穿刺并向下固定透析能明顯減少內瘺并發癥的發生從而保護內瘺功能并延長使用壽命,在臨床工作中值得推廣應用。
[1] 王笑云.要重視透析血管通路創建維護和并發癥的防治[J].中國血液凈化,2007,7:349-351.
[2] 華參,葉朝陽.HD02型血透監測儀對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的監測[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730-732.
[3] 廖茂蕾.動靜脈內瘺穿刺技術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13,1:56.
[4] 李愛玲.用線性視覺模擬標尺評分法對100例肛腸科術后疼痛的評估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1998,13(5):313-314.
[5] 傅愛鳳,楊清秀.疼痛量化記錄方法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 19(6):3-4.
[6] 曹玉蘭,顏香清,王惠珍.兩種穿刺方法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使用效果的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08(15):392-393.
R459.5
A
1673-5846(2013)09-0331-02
河北省青縣人民醫院,河北滄州 06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