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紅芳朱博文胡允銀
2012年6月,浙江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兩創”戰略,為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浙江而努力奮斗,由此正式確立“兩富”戰略。在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兩創戰略”,扎實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有效貫徹落實“標本兼治,保穩促調”的工作方針,浙江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相對“兩創”和“兩富”戰略實踐如火如荼的開展而言,兩者關系的研究相對滯后。
聯邦德國著名物理學家Hermann Haken是協同論的創立者。他于1971年提出協同概念,并隨后進行系統論述,逐步構建起協同學的理論框架。作為系統科學重要分支理論,協同論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進行物質或能量交換時,如何通過自身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形成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
——“兩創”、“兩富”戰略的指導思想協同。無論是“兩創”戰略還是“兩富”戰略,都是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在對浙江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模式和發展觀念認真總結和反思的基礎之上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都著眼于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注重全省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省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兩創”、“兩富”戰略的目標協同。“兩創”戰略的目標表述為富民強省。“兩富”戰略的目標表述為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兩個目標雖然表述不同但存在交集。兩創中的富民,是努力使全省人民基本過上小康生活。而“兩富”戰略目標定位,既在一定程度上涵蓋了“兩創”戰略目標中核心要義,又立足浙江“十二五”發展現實基礎,賦予“兩創”戰略目標新的內涵。如果說“兩創”戰略中富民目標是基本小康生活,則“兩富”戰略目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全面小康生活。
——“兩創”、“兩富”戰略實施舉措協同。“兩創”戰略的兩大實施舉措,一方面力推全省人民自主創業,脫貧致富,另一方面積極服務各種市場主體大膽創新,開拓進取,有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社會協調發展。而“兩富”戰略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具體實施舉措,但深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其應有之義。
美麗幸福、富裕和諧現代化浙江是“兩創”戰略和“兩富”戰略協同演進的結果。“兩富”戰略是現代化進程的根本動力,“兩創”戰略為現代化進程提供支撐和保證。首先,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政府在推進“兩創”、“兩富”戰略協同演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各級黨委政府是現代化浙江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敢于擔當、主動作為。一方面,抓組織機構建設。盡快建立推進“兩創”、“兩富”戰略協調發展的工作機構,暢通兩者之間信息溝通渠道,促進兩者之間信息和能量互通有無,工作協調和有序發展。另一方面,抓工作機制制定、完善。盡快建立健全兩大戰略主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重大問題磋商制度,交叉檢查等制度,以制度促落實,以機制推發展。最后,積極構筑各種項目對接服務平臺,引導兩大戰略階段性目標和重要舉措融合對接。
其次,在促進兩者有機協同方面,要加大宣傳引導。充分發揮省內主流媒體信息傳遞主渠道的作用,傳播和塑造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的浙江精神和敢于創業、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價值觀,以共享利益為著力點,充分發揮“明星企業”、“創業模范”的示范效應和創業投資的治理效應,引導兩大戰略自發聯動,帶動創新擴散和創新嵌入。促進省內省外、國內國外的各種創新要素整合,努力實現單點突破到多面互動,創新成果的轉化與共享。
最后,在理論研究方面,要盡快開展“兩創”戰略實施績效、“兩富”戰略實施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和評價方法研究。探索如何構建涵蓋全省的創新指數指標體系以及“兩富”戰略構思的“全省人民的發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靈歸屬感、社會認同感”的“四感”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系統地對全省各個區縣市創業創新體系的發展特點、路徑選擇、實施績效等進行綜合分析,深入開展各個區縣市人民群眾在“兩創”、“兩富”戰略實施過程中幸福感調研,驗證兩者協調發展的理論機制,凝練成“浙江經驗”,助推浙江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