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洪海
保稅物流是現代物流的新領域,它是隨著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國際配送的發展,運輸方式、生產方式、營銷方式的創新,應運而生的物流管理模式。天津港開展保稅物流業務,有利于完善港口功能,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目前,天津港已經開展了相關保稅物流業務,但在保稅物流業務規模、類型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根據中國海關的定義,保稅物流是指經營者經海關批準,將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的貨物從供應地到需求地實施空間位移的服務性經營行為,主要包括進口貨物在口岸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關保稅監管場所之間,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海關保稅監管場所的內部和這些區域、場所之間,以及境內區外出口貨物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關保稅監管場所之間的流轉。保稅企業則是指經海關備案注冊登記,按照保稅政策,依法從事保稅加工業務、保稅物流業務或者經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的企業。
從保稅物流的定義可以看出,保稅物流主要指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包括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監管倉、公共保稅倉等),從事倉儲、配送、運輸、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物流信息、方案設計等物流相關業務,企業享受海關實行的“境內關外”制度以及“免稅、免征、保稅”等稅收、外匯、通關方面的特殊優惠政策。保稅物流的運作實際上解決了跨國企業的國際采購與銷售問題,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單證流和物流的統一。
在保稅物流操作中,包含了進出關境操作環節,因此,保稅物流同一般物流相比更加復雜,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1)邊界交叉性 保稅物流貨物在地理上是在一國的境內(領土),從移動的范圍來看應屬國內物流,但保稅物流具有明顯的國際物流的特點,例如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及區港聯動都是“境內關外”的性質,所以可以認為保稅物流是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的接力區。
(2)海關監管特殊性 保稅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具有獨特的監管模式。海關為保證進出口貨物的合法性,防止企業可能的偷稅、逃稅、漏稅,對保稅物流場所或區域、保稅物流貨物、保稅物流企業,制定了一系列嚴密、規范的程序來保證保稅制度的執行和保稅物流的開展。
(3)物流要素復雜性 一般的物流要素包括倉儲、運輸、配送、信息服務等,而保稅物流除了具有這些基本的物流要素之外,還包括海關監管、口岸、保稅、報關、退稅等關鍵要素,保稅貨物的通關流程包括合同備案、進口貨物、復運出口、核銷結案,它是從進口、存儲或加工再到復運出口的線性管理過程。
1.保稅倉儲業務
企業以保稅倉儲、出口退稅為目的,向海關辦理相關通關手續后,把保稅貨物分別從國外、國內兩個市場運入保稅物流區域或場所,享受保稅物流各項優惠政策。待保稅貨物實際出境或轉為國內銷售時,再向海關交納各項稅費。下面簡單介紹幾種保稅倉儲業務流程。
(1)“一日游”業務流程 所謂“一日游”業務主要指國內出口企業將所生產的產品或者半成品出口至保稅物流園區并獲得海關退稅聯,再由下游加工貿易企業辦理進口手續。物流園區改變了保稅區現行的“貨物實際離境方可退稅”的操作模式,實現了國內貨物出口至物流園區即可退稅的業務需求。物流園區“一日游”業務最大的好處是縮短了采購和退稅時間,加速了企業資金周轉,實現了成本控制,從而改變了以往的“香港一日游”、“韓國一日游”、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輸和時間成本。
(2)跨國采購、出口集運業務流程 采購商將從國內、國外采購的貨物分別辦理出口入庫和進境入庫手續后,將貨物存放在園區倉庫內,之后根據國外客戶的最終需求,在重新拼裝后裝船離境。國內出口企業在貨物出口至園區倉庫后即可辦理出口退稅。
(3)跨國分撥中心業務流程 利用保稅港區“境內關外”的特性和“免稅、免征、保稅”的優惠政策,將貨物直接從境外“備案”后進入保稅區保稅倉庫。經過存儲、分揀或簡單加工等不改變貨物海關編號的操作后,根據國內、國外不同客戶的需求,辦理進口至國內或者出境至國外的出庫手續。境外公司可以將跨國區域性物流分撥中心設置在保稅區內,降低物流成本、縮短供貨期,滿足下游客戶需求。
(4)進口分撥業務流程 利用保稅區“境內關外”的特性和“免稅、免征、保稅”的優惠政策,將貨物直接從境外“備案”后進入保稅區保稅倉庫。經過存儲、分揀或簡單加工等不改變貨物海關編號的操作后,根據國內客戶的需求,可以分批辦理進口出庫手續。
這種業務的好處有:貨權為境外公司,可以縮短交貨期,不占用國內企業流動資金,進而幫助企業實現零庫存,提高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國內企業在價格低的時間采購并入保稅倉庫,價格高的時間銷售出庫,可獲得更多利潤;國內企業將貨物入區保稅,可以減少資金壓力,分批次繳納稅款通關。
2.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業務
保稅物流區域或場所內的企業對倉庫內的商品進行非增值性的流通性簡單加工業務。流通性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是指對貨物進行分級分類、分拆分揀、分裝、計量、組合包裝、打膜、加刷嘖碼、刷貼標志、改換包裝、拼裝等輔助性簡單作業的總稱。
3.轉口貿易業務
轉口貿易是指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貨物的買賣,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轉手進行的貿易,這種貿易對中轉國來說就是轉口貿易。企業利用保稅區、保稅港區的口岸功能及物流樞紐等優勢,向一個國家采購商品后,直接通過保稅港區或綜合保稅區轉運到另外一個國家,賺取差價利潤。中轉方可利用保稅物流平臺,進行轉口貿易,從而獲取轉口利潤。
4.保稅加工業務
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的加工貿易企業以保稅加工制造為目的,從國內外采購加工用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運入區內加工后復運出境或轉為國內銷售。區內企業也可以開展委托加工業務。
5.維修、檢測業務
企業可以在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向海關申請開展維修、檢測業務,并在主管海關登記備案,申請保稅維修、檢測電子賬冊。區內企業所維修的產品僅限于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售后維修,維修后的產品、更換的零配件以及維修過程中產生的物料等應當復運出境。
當前,天津港已具備發展保稅物流業務的環境和基礎。一是具有東疆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東疆保稅港區是我國面積最大、條件最好、政策最優、效率最高、通關最便捷、環境最寬松的保稅港區,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功能于一體,在擁有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區域的全部政策的同時,還享受國家批準的涉及稅收、口岸監管、外匯管理等方面的眾多優惠政策,東疆保稅港區已有多家保稅倉庫和保稅堆場,天津港已經具備了發展保稅物流的基礎和前提。二是腹地產業基礎完善。天津港經濟腹地廣闊,輻射占國土面積52%的14個省、市、自治區,這些區域已經形成完善的產業結構,擁有鋼鐵、冶金、能源、造紙、糧油加工等大型重化工產業,汽車、工程機械等先進制造產業,新能源、電子、海洋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伴隨著天津港經濟腹地的不斷發展,腹地省市對外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需求不斷增加,保稅物流需求也將持續增長。三是天津港功能日益完善。天津港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115條,覆蓋世界主要港口,構建了以天津港為核心的環渤海內支線網絡,搭建了天津港與其他港口間方便、經濟、快捷的海上運輸通道,海域輻射能力有效提升,建成了張家口、銀川、西安和包頭等區域營銷中心和無水港,初步形成了覆蓋主要腹地市場的物流網絡,豐富了港口服務的內涵和外延,為內陸企業開展保稅業務創造了條件。
天津港發揮濱海新區和東疆保稅港區政策和區位優勢,積極發展保稅物流業務。天津港已經開展的保稅業務有:(1)保稅堆場業務,散貨物流公司在南疆港區辟建了保稅堆場,開展了進口礦石、有色礦的保稅業務,2010年3月份,散貨物流公司開展了保稅“螢石”業務,由外蒙進入內蒙二連浩特口岸,以鐵路運輸方式運至散貨物流公司保稅倉庫,繼而進行粒度破碎、篩分及更換包裝等加工后再分包出口。2010年6月份,散貨物流公司開展保稅錳礦石倉儲業務,礦石由國外以海運方式運至天津港,再由散貨物流公司組織車輛倒運至保稅倉庫進行倉儲、加工。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東疆保稅港區利用自身優勢,開展了有色礦的保稅業務。南疆港區焦炭碼頭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堆場和技術優勢,開展了保稅煤炭業務。(2)保稅倉儲業務,天津港物流發展公司利用在東疆保稅港區的保稅倉庫開展了保稅全程物流項目。(3)保稅汽車業務,隨著天津港汽車物流的快速發展,東疆保稅港區利用自身政策優勢積極開展了保稅汽車業務,特別是營業稅減免、轉口汽車保稅等政策出臺后,越來越多的汽車進出口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東疆保稅港區。
盡管天津港保稅物流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綜合來看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在規模、類型和功能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伴隨著天津港的快速發展和東疆保稅港區建設步伐加快,天津港保稅物流需求將日益增長,天津港保稅物流發展空間巨大。
1.積極培育保稅物流市場。保稅物流能夠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降低企業物流費用,企業也可以開展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值。天津港應積極拓展國外和國內市場,一是要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在生產、采購、分銷、倉儲、配送等方面進行業務開拓;二是積極開發國內客戶,目前天津港腹地的一些外貿企業、出口加工企業和物流企業對保稅物流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夠深入,保稅物流的需求尚未充分挖掘出來。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天津港保稅物流的宣傳力度,向天津港客戶企業進行政策宣講及功能推介,與有保稅物流需求的企業加強對接。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稅業務的開展需要具備滿足海關監管要求的場所。我國保稅監管場所包括保稅倉庫、保稅堆場、出口監管倉庫、保稅物流中心(保稅物流中心A型、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隨著保稅物流業務的不斷擴大,天津港現有的保稅倉儲設施將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因此,應對天津港保稅倉儲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加快各種類型的保稅倉儲設施建設,進行工具器具和技術裝備等標準化建設,滿足客戶對保稅物流功能的需求。
3.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健全海關、商檢、外匯、稅務、工商等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配合機制,著力提高聯檢部門業務水平;與保稅客戶企業合作開發保稅信息平臺,建立統一的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信息平臺實現保稅物流相關主體間的信息共享,從而提高聯檢部門的工作效率;對保稅物流的服務流程進行創新和改造,不斷降低客戶成本,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