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敬華
零庫存并不是普遍所認為的沒有任何庫存,并不是指沒有任何產品或商品的儲備。所謂零庫存是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處在采購、生產制造、銷售、配送等一個或幾個經營活動中,不是以傳統意義的倉庫存儲、運動停滯的形式存在,而是均處于周轉或運動的狀態[1]。它并不是指某種物料在倉庫的儲存數量真正為零,而是指庫存量的最小化,當然這需要通過實施特定的庫存控制策略來實現,這也是本文所重點研究的內容。所謂的產品或原料數量為零只出現在特定場合下特定的產品(比如電子商務中的一些電子產品,他們的產品數量有時可以處于“0”狀態)。零庫存又稱水龍頭式供應即企業不保持自己的庫存,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依靠其他的供應部門,就好像普通城市居民用水依靠自來水廠一樣,只要企業形成了成熟穩定的供應渠道,對于原料和制品隨用隨取,就像擰開水龍頭任意取用自來水一樣。
零庫存最初來自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看板管理生產,即JIT(Just In Time)生產方式,“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它旨在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由此產生了精益生產,并產生了“零庫存”的概念。
零庫存一直是許多企業管理者追求的高目標,因為企業一旦實現或接近實現零庫存,企業就可以卸去大庫存管理的重擔,就能將大量庫存占用的資金解放出來,用于企業的生產運營以及研發新產品中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零庫存可以解決庫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費現象,通過實現零庫存管理,可以降低庫存占用資金,免去倉庫存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可以減少倉庫建設費用,減少存貨的不定期維護以及相應的裝卸搬運等費用并且可以有效地減少庫存物的老化、損失、變質等大量浪費問題[2]。零庫存管理還可以縮短產品生產周期,規避市場不確定的變化和產品升級換代而產生的降價、滯銷等風險。
各企業都在追求低庫存,想盡可能逼近零庫存,可是零庫存除了能帶來巨大利益,使庫存成本下降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隱患。零庫存在實施方面主要存在著缺貨風險(有時會產生脫銷現象),因為庫存量很少,對于一些供應鏈聯系不是那么緊密的,尤其一些進出口物品最容易發生斷貨風險,比如日本的核泄漏造成世界一些企業生產臨時停止就是很明顯的例證。還有就是因為運輸批量的減少,運輸次數的增多造成了運輸成本過高尤其在中國這種城市運輸受限和道路收費嚴重的國家,運輸成本過高會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時管理費用和訂貨費用也會相應地大幅上升。因此想要合理地實施零庫存就必須考慮零庫存所隱藏的一些風險,在實施零庫存時要考慮相應的風險并采取規避風險的措施。除了一些具體的辦法途徑外,實現零庫存最根本的條件是發展和加強供應鏈企業間合作、信任互助關系。
1.準確的預測 各個企業根據以前的歷史銷售數據,市場的自然增長率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本身的發展期望以及競爭對手的銷售數據等來做年度產品計劃,再根據產品的不同規格和類型,產品銷售的月份以及季節等分成中、短期計劃。要想作準預測,來自市場的信息不容忽視,這就要求有銷售部門的密切合作[3]。然而,從銷售渠道中逐級反饋得到的信息容易產生“牛鞭效應”,因此有效方法是縮短銷售渠道或實現信息共享特別在現在的市場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的形勢下,信息共享日益被提上征程,只有實現企業與企業的信息共享才能最大可能地降低“牛鞭效應”的發生。
2.協同供應鏈 即“Sub-Con”方式,Dell公司的直銷模式就是一種降低庫存、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Dell公司實現零庫存分析:Dell公司之所以能實現JIT準時生產方式就是因為它有一個組織嚴密的供應商網絡,Dell公司幾乎每天都要與這些主要供應商分別交互一次或多次。在生產運營中,如果生產線上某一部件由于需求量突然增大導致原料不足時,主管人員就會立即聯系供應商,確認對方是否可能增加下一次發貨的數量,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向備用供應商聯系以確保滿足客戶要求,而這些操作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在生產制造階段,庫存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賴采購策略[4]。Dell公司的成功之處就是通過協同供應鏈降低了庫存、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通過對零部件的供應采取企業間協作向供應企業進行委托達到的。對于一些實力很強的企業,在供應鏈中居于核心地位,那么供應商就有可能在企業附近自建或租用倉庫并自行管理,保證貨品隨要隨到。如海爾、美的和約翰迪爾這類公司就可以利用緊密順暢的供應鏈來逼近零庫存。
3.物流外包 企業把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TPL,Third Party Logistics),實現第三方專業配送可以有效逼近零庫存。第三方物流公司所掌握的市場流量信息的有效性比企業自身所掌握的有效性相對更高,能為庫存預測提供幫助,而且可以使配送的速度更快,準確性更高,可以減少斷貨風險的發生等。
4.建立彈性供應鏈 供應鏈彈性:供應鏈在中斷風險發生后恢復到初始狀態或理想狀態的能力以及回到正常績效的水平和速度。建立彈性供應鏈可以采用多供應商供應,現在許多的大型汽車公司在參與設計時盡可能讓供應商及供應商的供應商參與進去,目的就是設計出通用標準部件,這樣就可以選擇更多的供應商,當某一供應鏈發生中斷時可以選擇其他的供應商,彈性供應鏈在防止脫銷方面有很大的作用[5]。同時,在選擇主要供應商和供應渠道時應全方面考慮其風險,如供應商所在國的政治是否穩定,在運送過程中是否經過地震多發地帶,是否有可能遇到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即使選擇了也不能讓公司所有的供應商都處于此處[6]。
5.利用物流配送中心 原材料對生產企業的供應、零部件對制造企業的供應以及制成品對于零售商的供應可以利用社會的物流配送中心進行配送,企業的分擔庫存由物流據點實現集中,再由物流配送中心按周、按日或按具體時間向用戶進行及時的配送,這樣可使用戶企業實現零庫存或接近零庫存[7],即由物流據點集中庫存,準時配送。但此處的集中庫存并不是各企業分散庫存的簡單轉移,而是以少量的集中庫存取代了總量大得多的分散庫存,集中庫存并不是原來庫存之和,其實每增加一個用戶,集中庫存所增加的庫存量都要減少,社會庫存總量就降低很多,這也是我國中轉倉庫的改進和發展的方向。
通過上述論述可知零庫存的實施有利有弊:零庫存可以進一步降低庫存成本,給企業帶來競爭力;同時低的庫存也會帶來銷售的脫銷風險和生產的停產風險。只有明確零庫存的真正內涵,了解零庫存存在的隱患風險,并針對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讓企業實現安全的零庫存。不同的生產模式對應著不同的庫存控制方法,各企業要結合本企業的生產運營模式探索出適合自己企業的途徑來逼近零庫存,增強企業的運作靈活性和柔性。
[1]彭揚.“怎樣有效逼近零庫存”.現代物流學.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
[2]中國物流商務網.http://www.china56ec.com/.
[3]中國物流論壇.http://www.info56.cn/
[4]王冬梅.關于我國企業零庫存管理的探討.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
[5]王朝鵬,劉迪.零庫存的利與弊分析.科技資訊.2006
[6]臧桂琴.淺析企業零庫存管理問題.管理世界.2012.02
[7] 邁克爾·胡格斯.供應鏈管理精要.2009
[8] 王之泰.從黑大陸到“灰大陸”(《王之泰物流研究30年軌跡》).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