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波市人民政府
2010年上半年,為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寧波市在深化行政機關內設機構審批職能歸并改革的基礎上,啟動了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這項工作開展近三年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行政效率和透明度大幅提高。
寧波市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主要是通過建立行政審批的設定、資格條件、運作程序、聯辦機制、績效評價、窗口建設、現場管理、信息公開、技術保障等標準,完善行政審批標準化體系,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角色定位上從部門自我角度向政府全局角度轉變,項目定位上由單個事項許可角度向行業準入角度轉變,行政理念上由管理者便利向相對人需求便利轉變。主要做法是四個方面:
——明晰行政審批的設定標準和資格條件標準。要求市和縣(市)區職能部門在重新梳理每一行政審批事項的前置條件、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細化審批標準和審批流程,詳細規定不同投資主體、投資規模、經營面積等情況下的審批條件和審批要求,以及申辦人的義務,按照統一的格式編制審批標準。每個事項的審批標準包含26個要素、47項指標,將先前審批規定中的“相關要求”、“其他材料”等模糊條款全部用數字進行量化,使審批程序和要求一目了然。通過編制行政審批標準,明晰了行政審批的行為準則,限制了自由裁量權,同時也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既便于公眾辦事,也便于對行政審批的監督檢查。
——建立整體、協同的審批運作模式。針對一些民生行業審批程序復雜、審批時間長等問題,選擇文化娛樂業、汽車修理業、餐飲業、再生資源業、賓館業、洗浴業等六個行業開展試點,編制實施聯合審批標準。這個標準包括行業準入資格條件、運作程序兩部分內容。在行業準入資格條件方面,詳細規定了行業的區域規劃、產業準入、城市管理和環保、消防、治安等標準,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對人申辦流程和所需的證照文件。在運作程序上,確定了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實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請,聯合會審、聯合踏勘,把政府部門面向申請人的行政程序變為部門之間的工作程序。聯合審批標準實施以來,這六個行業的行政審批效能大幅提高,比如文化娛樂業的審批時間從100多個工作日壓縮為30個工作日,不僅減少了群眾跑部門的次數,而且加快了辦證速度。
——完善基本建設項目聯合審批運作機制。
以往,基本建設項目審批涉及10多個部門、20多個許可事項、80多個環節,需要組織跨部門的協商協調,不僅業主難以應對,政府層面也難以親歷親為。為高效協調處理涉及多部門的審批事務,依托市行政服務中心,建立了“6+1”會商和“9+X”會審機制,將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立項前期會商”、“設計方案會審”、“施工圖聯審”三個階段,以“圓桌會議”的形式,組織協調各部門聯合審批。同時,組織各部門提前介入、上門服務,對重點工程和民生工程實行現場辦公,較好地實現了審批流程的標準化、環節整體化、進度同步化,打通了項目建設的“快車道”。
——健全特定區域、特定項目的審批標準和運作機制。寧波市有一定規模的開發園區、功能聚集區、都市商圈相對較多。為了規范這些特定區域的審批標準、加快審批進度、提高園區建設品位,根據這些區域的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把區域作為“一個項目”對待,統籌制定綠地率、人防空間、停車位配置等強制性指標;統一辦理水土保持方案、環評審批、交通影響評價等前置性審批手續。目前,寧波杭州灣新區中心湖區塊、江北區灣頭門戶區塊的審批標準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同時,針對歷史街區改造、道路綜合整治、農家客棧等一些難以依據現行法規對消防、人防、綠化、停車位等進行規范的“非典型”項目,探索編制審批標準,避免了此類項目要么無法推進、要么無休止扯皮的現象,發揮了標準的導向引領作用。
下一步,寧波市將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在創新審批方式、規范審批行為、提升審批效能、發揮標準的導向引領作用上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促進投資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