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凱李丹吳翔宇徐良陳遠
相向融合促發展
文/金凱李丹吳翔宇徐良陳遠
明年,將迎來臺州撤地設市20周年。臺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市區融合發展。自去年召開市區發展大會,出臺《關于加快市區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審時度勢地提出“相向發展”的理念。回顧近年來的臺州中心城市發展歷程,成績斐然:城市規劃體系進一步健全,相向發展理念更加明晰;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相向發展基礎不斷夯實;重點區塊建設進一步推進,相向發展條件日益成熟;城市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相向發展脈絡逐步成形;生態宜居環境進一步打造,相向發展潛力得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相向發展成果初步顯現。
下階段,為加快臺州市區融合相向發展,需要進一步理清做強中心的建設思路,著力培育城市經濟,增強發展要素集成,建立利益協調機制,以創新轉型為動力,以市區共贏為目標,具體抓好以下七方面內容。
——抓思路謀劃,統籌相向發展。一是以強中心理念謀劃臺州市域經濟。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更大的空間尺度、發展視角來謀劃臺州市域經濟。二是以一體化理念謀劃城鄉統籌發展。實施錯位布局,加快資源整合,加速農民市民化進程,推進市區相向聯動、統籌一體發展,爭取市區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三是以集群化理念謀劃產業鏈式發展。提升產業能級,培育更多的百億產業鏈,加快打造千億產業鏈。
——抓基礎設施,實現共建共享。一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加快金臺鐵路、市域鐵路、杭紹臺城際鐵路、新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沿海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年底開工。二是強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建立“市區聯動、滾動開發”發展機制。市區兩級共同出資,建立封閉運作的城市開發建設平臺。統一收儲和出讓道路沿線土地、統一推進沿線區塊建設。優先建設城市供水、供氣、排污、電力和通信等地下管網設施,優先建設公交、學校、醫院和公園等公共項目。
——抓重點區塊,提升發展水平。一是根據區塊成熟度,把握開發時序,加快建設4大融合區塊。通過開發建設,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提高功能集成度,帶動整個區塊功能提升。二是依托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2個衛星城,即集聚區新城、金清新城。
——抓都市經濟,推動產業轉型。一是突出培育現代服務業。積極實施“退二進三”、“電商換市”,重點發展金融、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產業,促進服務業發展和城市化深度融合。強化服務業集聚區平臺建設,推進現代服務業招商選資,努力提升市區服務業發展層次。二是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加快“騰籠換鳥”,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動,以集聚區為主體,整合市區各類工業園區,推進工業東移。三是積極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加快糧食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和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集聚區現代農業園區加快向高效農業、品牌農業和休閑農業發展。
——抓成果共享,強化城市認同。一是推進市區教育融合。完善中小學校、幼兒園等校點布局,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逐步推進三區高中面向整個市區招生,促進市區生源相互流動。二是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深化“三個三”文化計劃,讓群眾參與文化活動“零差別”。三是提升城鄉醫療保障能力,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四是健全社保救助體系。強化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和居民服務的均等化配置,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形成多層次、多功能、一體化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五是強調市區文化融合。在加快市區相向發展的同時,要加快形成繼承人文歷史、體現自身特色、具有時代特征的臺州城市文化。
——抓環境建設,打造宜居城市。一是逐步恢復市區河道生態。加快建設鑒洋湖、飛龍湖、東山湖和沿海灘涂濕地等城市水源調蓄工程,連通骨干河網水域,提高水體置換率。二是加強市區空氣污染整治。加大造紙、印染、制革行業整治提升力度。三是加快城市生態系統構建。加快“一心、二廊、三湖、四園”建設。
——抓機制創新,激發同建活力。一是健全利益協調機制。逐步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全面強化部門綜合預算,科學編制年度預算,加大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對跨區域的城市功能區塊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探索實行統籌建設機制。二是完善組織保障機制。把推進相向發展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的重要衡量指標,推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主動作為。重視干部在推進市區相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市級機關與三區之間的干部掛職鍛煉,擇優選派一批干部到事關市本級發展全局的重要項目工作一線鍛煉,力量重點向三區鄉鎮(街道)工作一線傾斜。
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