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濱
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肛管直腸脫垂46例臨床觀察
邢海濱
目的觀察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肛管直腸脫垂的臨床療效。方法共觀察46例肛管直腸脫垂患者,給予中藥內服、熏洗和艾灸療法治療,連續治療7天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30例,基本治愈8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65%。結論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肛管直腸脫垂效果明顯。
中醫藥;綜合療法;肛管直腸脫垂;臨床觀察
肛管直腸脫垂是指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以及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肛門之外的一種肛腸科疾病,臨床中可見于任何年齡人群,但以兒童、經產婦、老年人多見[1]。西醫治療肛管直腸脫垂的方法以外科手術為主,但目前尚無一種手術方法能解決所有問題。筆者采用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本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共46例,均為吉林省松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肛管直腸脫垂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18~68歲,平均40.5歲;病程2~12年,平均8.7年;其中Ⅰ度脫垂者20例,Ⅱ度脫垂者21例,Ⅲ度脫垂者5例。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癥狀:起病較緩慢,無明顯的全身癥狀,早期在排便后即有黏膜自肛門脫出,但便后可自行還納,日久則漸漸不易自然回納,須用手托或取平臥位后方可復位,伴有肛門墜脹,排便不暢和不盡感,肛門潮濕,可有腰部、腹股溝、雙側下肢酸脹、沉重感,脫出的直腸黏膜常發生充血、水腫、出血、糜爛等,肛門口流出黏液,有瘙癢感;體征:肛口呈散開狀,指檢肛門括約肌松弛、收縮力減弱,鏡檢見直腸內黏膜折疊[2]。
1.2.2 直腸脫垂分度標準分三度,Ⅰ度脫垂: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顏色為淡紅色,長3~5cm,觸之較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排便后可自然回納;Ⅱ度脫垂: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呈圓椎狀,亦為淡紅色,長 5~10cm,表面系環狀、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且有彈性,肛門松弛,排便后有時需用手將其托回;Ⅲ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色淡紅,呈圓柱形,長達10cm以上,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排便后需用手將其托回[3]。
1.2.3 中醫辨證分型標準脾虛氣陷證:排便時肛內腫物脫出,病情輕重不一,色淡紅,可伴有肛門墜脹感,便中帶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4]。
1.3 治療方法在治療期間,應囑患者調整飲食,進食多樣化,素多葷少,粗細結合,忌食辛辣、刺激、生冷、腥膻等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同時注意適當運動,配合提肛運動;另需注意調節情志,保持情緒穩定。連續治療7天為1個療程。
1.3.1 中藥內服法予補中益氣湯加減,組成:黃芪50g,白術30g,陳皮10g,升麻10g,柴胡15g,黨參20g,當歸20g,覆盆子15g,訶子15g,山茱萸30g,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ml,每次100ml,分早晚2次口服。
1.3.2 中藥熏洗療法方藥組成:五倍子 50g,荊芥40g,芒硝(后下)15g,桑寄生20g,石榴皮20g,枯礬15g,烏梅30g,黃芪60g,當歸30g,丹參30g,白及15g,側柏葉30g,槐花30g。每日1劑,將上藥加水煎煮1h,濾出藥汁,將藥汁加入40℃ 2000ml溫水中,進行坐浴熏洗治療,每日治療1次,每次15min。
1.3.3 艾灸療法取百會和神闕穴,將艾條點燃后,對準相應穴位,距離皮膚約2~3cm左右,進行治療。治療時以患者感覺局部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每次治療30min,每日治療1次。
2.1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肛門括約肌功能恢復正常,排便時直腸無脫出;基本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肛門括約肌功能明顯好轉,排便時直腸脫出長度小于3cm;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肛門括約肌功能有所好轉,排便時直腸脫出長度大于3cm,但較治療前縮小3cm以上,脫出部分可用手托回;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肛門括約肌功能未見好轉,直腸脫出長度無變化[3]。
2.2 治療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30例(占65.22%),基本治愈8例(占17.39%),有效6例(占13.04%),無效2例(占4.35%),總有效率為95.65%。
肛管直腸脫垂屬中醫學中“脫肛”范疇,其病因病機是氣血未充或衰退,或分娩時耗氣過度,或久瀉、便秘等原因,導致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固攝失司,導致肛管直腸向外脫出。因此,在治療上,應以補氣升提為主。內服中藥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中黃芪、白術、黨參、陳皮、甘草等健脾補氣,升麻、柴胡升陽舉陷,當歸補血活血,覆盆子、訶子、山茱萸收斂固攝,全方共奏健脾益氣,升陽舉陷之功。中藥熏洗及艾灸均屬中醫外治療法,中藥熏洗可使藥物直達病所,發揮益氣升陽,補血活血,澀腸之效。艾灸百會、神闕,則有大補元氣、活血固脫的作用。總之,采用中醫藥綜合療法治療肛管直腸脫垂,可顯著改善癥狀,促進直腸復位,副作用較小,值得推廣應用。
[1] 李鳳智,李敏然,張興國.中藥加針灸治療脫肛的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09,28(3):119.
[2] 張曄.中醫治療肛管直腸脫垂探討[J].四川中醫,2009,27(7):36.
[3] 楊鳳.艾灸百會穴結合加味四逆湯治療老年性脫肛 147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2,4(23):48-49.
[4] 陸德銘.中醫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92.
R266
A
1673-5846(2013)07-0094-02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吉林松原 1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