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尹國華 宋海燕
在我國,針對符合膽囊切除術手術適應癥的患者,越來越多采用的是腹腔鏡手術,逐漸向微創化的方向不斷發展。近年來,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入路也逐漸的在臨床上出現,更符合微創化的要求[1],同時與單純腹腔鏡手術相比,患者疼痛更少,能更早的恢復和出院。有報道顯示,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預后有很大幫助,然而針對單孔腹腔鏡術式,使用傳統的護理措施,臨床效果欠佳,而采取圍手術期舒適護理時取得了較大成效。作為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手段,舒適護理盡可能的使患者的狀態達到最佳,尤其是心理方面[2]。現將本人關于兩種護理方法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 2009年 10月~2012年10月來我院就診并行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72例,手術原因以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為多,其中36例為傳統護理組,其余36例為舒適護理組。關于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發病特征等因素的分析,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護理組采取傳統護理措施,包括病情監測,一般生命體征的監督、藥物和呼吸道護理等一系列護理手段;綜合護理組給予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具體見討論。
1.3 評價標準成功:術前患者心率血壓控制好,術后原有癥狀明顯改善,并發癥較少且能較早的出院;改善:術前患者心率血壓控制一般,術后狀況得到改善,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并發癥發生;失敗:術前患者心率血壓控制不理想,或患者術中出現突發情況改用開腹手術,治療后狀況未見好轉,甚至進一步加重,預后差。
1.4 統計學方法本臨床統計結果采用SPSS 15.0的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來判定傳統護理以及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在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康復中的差異。檢驗指標設為0.05,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顯示,舒適護理組的總成功率達97.22%,傳統護理組的總成功率僅為83.33%,且前者術前心率血壓控制以及術后癥狀改善的情況明顯優于后者。統計學方法分析,P<0.05,表現為顯著性差異。

表1 傳統護理組與舒適護理組治療成功率的對比(n,%)
對于擬行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微創化是目前手術的大趨勢,腹腔鏡的應用逐漸成熟,另外,單孔腹腔鏡也逐漸被應用于臨床,實現了患者痛苦小、并發癥少、恢復出院快和住院費用的大大降低。但單孔腹腔鏡術式本身也具有局限性,如手術視野的限制,對醫生定位的高要求,以及患者的基本情況限制等各種不利因素[3]。這就對護理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臨床調查和相關報道均顯示,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將有效的避免上述情況的限制。
術前應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心理疏導,系統地介紹本術式的優點及成熟度,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以積極配合手術醫生的治療,提供最舒適的環境并對手術區域徹底消毒。術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血壓變化,積極處理術中突發情況。術后保持平臥位,以使呼吸道通暢,患者情況平穩后改為半臥位。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患者止痛處理以及手術切口的徹底引流,對患者惡心嘔吐、咽部不適及肩背部疼痛等并發癥給予適當處理。
總之,對于擬行膽囊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舒適護理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普及,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務工作者的重視。
[1]王廣偉,顧元龍,吳興桂,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常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 I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12):1305-1308.
[2]肖亮,邵尉,周玉濱,等.食道內支架置入術并發癥防治分析[J].遼寧醫學雜志,2007,15(2):69.
[3]徐永麗,葛梅.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02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1(26):56-57.